学生故事稿:蛙鸣声声幸福来
(2022-04-26 11:44:32)
标签:
学生活动 |
分类: 辅导学生 |
蛙鸣声声幸福来
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散步。刚走到村广场附近,就听到一阵阵悦耳的蛙鸣声,“呱呱呱,呱呱呱……”此起彼伏,宛若一场夏夜的青蛙演唱会。现在不还是春天吗,怎么会有这么多青蛙呢?我忍不住问妈妈。“你傻呀,瞧,那不是你小红叔家的青蛙养殖场吗?”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道。“那里是不是有很多青蛙?你猜它们现在长出了几只脚?……”望着我一脸的好奇,妈妈决定带我去养殖场看一看。
沿着一条弯曲的水泥路往前走上十几分钟,我们便到了。咦,怎么是这个样子?记忆中的那一大片稻田被改造成了一个个大池子,中间凸,四周凹,每个池子不仅四周用网围住了,上方也给围起来了。池子与池子之间都修有一条主埂,估计是方便喂食吧?走近池子,在中间铺着稻草的地方,我看到了许多青蛙,大嘴巴,圆眼睛,花肚皮,呱!呱呱!可爱极了!
养蛙场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里面亮着灯,我们便进去坐了会。通过小红叔和爸爸妈妈的交谈,我知道到了他的故事。2013年,因为一次突然的机器故障,他的双手只剩下了两根手指,伤养好后,他无奈从浙江回到了老家。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的支撑,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后来,村委会为他申请了“贫困户”,医保报销、特色种植……一系列的帮扶措施虽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红叔家的困难,但离脱贫致富还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呢?小红叔想到了养殖青蛙。可是土地租赁、设施配备、种苗采购……家里的这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一次闲聊中,小红叔无意间向村支书谈起了自己的这一想法,“只要你有决心,有信心,租赁土地、启动资金都不是问题。”书记雷厉风行,很快,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他不仅租赁到了20亩水田,还申请到了10万元的免息小额扶贫贷款。最让人感动的是,书记还帮他从外地请来了技术人员,教他养殖青蛙……
就这样,从2017年开始,小红叔开始了青蛙养殖。他一边学理论,一边勤实践,慢慢的,小红叔养殖青蛙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他的养殖场规模也越来越大。现在,他的养殖场里就有近2000斤青蛙,按目前的行情来算,最少能有5万元左右的收入。“手残疾后,我做梦都没想过还会有今天这样的日子,这都是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呀!现在,孩子已经工作了,不用我们操心。我和你婶养青蛙,纯利润少说一年也有十几万呢……”
是啊,“脱贫不是终点,致富才是目标。”望着容光焕发的小红叔,我不由地感叹,这还真是杨花落尽柳丝长,嫩草破土杏花香。脱贫攻坚结硕果,蛙鸣声声幸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