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王林波老师《小蜗牛教学实录及评析》有感

(2020-01-31 19:53:56)
标签:

教育教学

分类: 教育日志

读王林波老师《<<font face="宋体">小蜗牛>教学实录及评析》有感

《小蜗牛》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整册课本中唯一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今天,我认真阅读了王林波老师的《随文猜读识字  凸显编者意图——<</font>小蜗牛>教学实录及评析》,对于如何指导学生随文识字,对于立足教材特点实施教学等方面有一些粗浅的体会。

第一:结合图画,猜读识字,凸显“趣”。上课伊始,王老师首先请大家来猜一个谜语——“没有脚没有手,可是却能背着房子到处走。”在大家猜出谜底后,通过手掌变形画出蜗牛,同时板书“蜗牛”,让学生识记汉字“蜗”,再引导学生说说蜗牛的特点,顺势出示词语“爬呀爬呀”,学习汉字“爬”和“呀”。在这一环节中,王老师带领学生从“猜谜语”入手,到画蜗牛,再到识记、朗读“爬呀爬呀”,从“趣”字入手,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第二:结合图画,积累词语,凸显“实”。积累类似“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云朵”这样的词语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如何有效地去加以落实?王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语圈出来。”“真好!碧绿碧绿的是——”“你还看到了什么?(生:草莓)什么样的草莓?”“咱们班有没有更厉害的同学,可以创造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来?”……在这一环节中,王老师由“碧绿碧绿”一个词,生发出一组词——“鲜黄鲜黄的芒果、乌黑乌黑的头发……”这既是对学生平时积累的一种考查,也是对课标中提出的“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落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