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创建的思路与途径》读书笔记
(2019-10-06 16:44:03)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我的阅读 |
《班级文化创建的思路与途径》读书笔记
一、何谓“班级文化”
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将班级文化定义为:“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班风等为其主体标志,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以及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
班级文化内涵实际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班级共同的信念与价值观、行为规范与准则以及心理氛围,如凝聚力、认同感等价值制度体系,二是反映这些价值理念的物化环境。这两个部分中,价值体系是班级文化最核心的要素,也是班级能否形成班级文化的重要标志,而班级环境则是班级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和心理氛围的物化反映。
二、班级文化创建的思路与途径
2.班级制度的实施。我们将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分为四个方面:(1)班规或班级公约(2)班干部建设制度(3)团队(小组)建设制度(4)家长委员会制度。
3.班级活动的开展。我们将班级活动文化的建设分成三个方面:(1)班级活动(2)班级特色活动(3)家长参与。班级活动的根本是人的发展,体现教育的意义,因此在设计和开展班级活动时,首先要关注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1)能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2)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有所收获(3)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促进学生的成长。
4.班级物质环境的设计与营造。班级物质文化是指由班级成员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教室环境、物质设施。它是班级文化的物质表现,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分成两个方面:(1)班级显性环境(2)班级隐性环境建设。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