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法研究开题报告
(2019-08-09 23:27:50)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法研究开题报告
延安慧泽小学
一.课题题目: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法研究
我是一名一线小学教师,从教英语学科14年,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导入是课堂教学关键的一步,生动有趣,引人人胜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导人内容产生好奇和新鲜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就能顺利进行。可以说,良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石,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让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精彩的导入之于课堂有如凤头之于文章,既能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为整堂课的展开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英语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要与世界对话,我们就需要这种语言来与世界进行沟通与交流。所以英语的学习对于当下的学生们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良好的热身方式,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能促进学生大胆开口,并在说讲中获得初步的英语感性知识。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让学生死记硬背。通过多种形式的正确导入,将能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对课堂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大部分教师在导入环节只是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和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基本无关,试想如果一节课一开始平淡无奇,就不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关注课的导入。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的教学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理论依据及意义
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苏霍姆林斯基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人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从容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活动,一节课的开始,即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是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导入法,能把学生吸引住,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有效的导入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阶段,一堂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节课的导入。就像是人们常说的,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思维的起点,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关系着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如果导入成功,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质量就会相应提高。所以如何很好地导入一节课成为每一位教师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新颖富有趣味性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氛围中去,活跃他们的思维。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面对自己不熟悉的文化情境,更需要教师合适的导入。
五.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目标
学校方面:以课题研究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以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
教师方面:在本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中,促使我自身的业务成长,由经验型教师向教研型教师转向,成长为新时期的新型教师。
学生方面:通过研究与实践,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通过建立新型的教学方式研究,使学生乐学、会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这门学科的语言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态度与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二)研究内容
1.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导入法的作用
课堂导入,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端设计的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沟通情感、明确目的、起承上启下的教学程序。好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新课的开始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导入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入环节的目的是使新授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导入环节设计的好坏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好的导入能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
2.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常见的导入类型
导入是一门艺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适度、巧妙、风趣的导入。好的导入具有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导入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灵活地选择,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改进。
3.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技巧
一堂课像一首歌,要有一个美妙的前奏;也像一部戏,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序幕,是每节课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它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成功的导入,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状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气氛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小学英语导入设计案例分析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了解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综合查阅最新文章、书籍,认真学习和分析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法的理念和方法,了解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
2.调查法
从课堂教学现状入手,调查课堂导入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清楚地描述和论证,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行动计划。
3.行动研究法
(1)通过课堂导入来了解,课堂导语中存在问题。从而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
(2)通过课堂教学分析、课堂照片信息、录音、录像和课堂教学观摩等方式搜索资料,监控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发现问题,深入反思,改进策略。
4.经验总结法
对研究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得出研究的效果、结论,有效指导日后的教学活动。
(四)研究步骤及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9.4——2019.6)
1.理论学习。认真阅读相关的教育报刊杂志并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文献。
2.请教专业人士指导,确立课题,申报课题。
3.搜集、整理、分析与本课题相关的信息和存在的问题。
4.通过教师间信息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根据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落实班级与教师任务,确立研究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9.7——2019.10)
此阶段为本课题的主要阶段,要收集资料,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教学全过程,并做好教学策略的调整。
1.开展相关的“课堂导入法”研究,收集实践中的资料及数据。
2.观摩学习,总结,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调整并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3.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9.11——2019.12)
1.整理档案,进行数据分析。
2.形成成果报告。
3.申请结题。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
1.在三年级开设两个实验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探索。
2.重点探索小学英语导入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七.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相关的现状调查报告
2.课题相关课堂教学设计、反思及案例
3. 课题相关论文
4. 课题相关的结题报告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并进行推广,逐步改善学科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9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