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不可错过的10幅世界名画

(2016-05-05 15:32:16)
标签:

健康

教育

文化

育儿

分类: 美术世界

英国著名儿童艺术读物编著者路西·密克维特曾经说过:“把艺术映入孩子眼中,能够帮他们认识周围世界,了解和他们共享这个世界的人们。”

让孩子欣赏世界名画,可能孩子现在不能看懂,但在多年后,不论他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这些他曾欣赏过的画作都会让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回忆起内心那段最甜蜜的亲子共赏时光。

今天,为大家带来了10幅不可错过的世界名画,它们跨越了爱、世界、色彩等主题。这些美好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美的感受,拉近艺术与孩子的距离。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http://glgd-fil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article/news/cfdaf6af-05b5-45ff-80b7-0e89fdeb6427.jpg

这幅人物画是毕加索的不朽巨作之一。作品通过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悲凄命运的女人。她的悲伤和无望,通过人物杂乱无章、支离颠倒的眼睛、嘴唇、鼻子体现出来,令常人难以理喻。

爱德华·蒙克——呐喊

http://glgd-fil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article/news/47267392-86f9-4307-86d2-1c20298b862e.jpg

这幅画象征着“世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它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呐喊中充满恐惧后的茫然和绝望。

约翰·埃·密莱——盲女

http://glgd-fil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article/news/a09f6738-7a2d-4cfa-b787-ecb4afb4fc37.jpg

依偎在盲女怀里的小女孩,一边抬头去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大自然的美丽。而盲女只能倾听小伙伴的讲解,她连停歇在披肩上的蝴蝶也无从感受,但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鲜的空气,听到了原野里生灵的声音。

马奈——吹笛子的少年

 

http://glgd-fil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article/news/76320a1f-114e-4e98-8715-9f4feba02841.jpg

马奈是最早打破传统的棕褐色调、使画面明亮、有外光新鲜感的画家。这幅画在总体的暗调中,突出几块明亮鲜艳的色彩,使之更加响亮耀眼。

莫奈——日出·印象

http://glgd-fil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article/news/bc350cae-35ce-4b7f-933c-5b69d6392a2a.jpg

这幅画是莫奈最具世界声誉的作品。它描绘了初春薄雾中的勒阿弗尔港口日出的景象,以红、黄、蓝等华丽的色彩,表现日出的气氛,着眼点在色彩的趣味。画面没有细节,只有海面日出时的总体印象,旭日初升、雾气迷蒙,海面波光粼粼。

梵高——星空

http://glgd-fil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article/news/72d61d9d-508b-4a98-9cc8-0a8ae361862b.jpg

这是梵高众多作品中非常有名的一幅。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对比,在高度夸张的变形和强烈的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米罗——加泰隆风景

http://glgd-fil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article/news/1a5b0662-ea8a-4ff4-bda1-cd0670706c1f.jpg

黄色和橙黄的两块平面,相交于一条曲线。猎人和猎物都画成几何的线条和形状。画面充满了神秘的气氛,一些不可思议的物体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认,有些貌似在暗示海上的生物或显微镜下的生物。

梵高——向日葵

http://glgd-fil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article/news/93281072-d12c-4549-9703-45633ad3df48.jpg

这是梵高的代表作。对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似乎也在影射他一生的写照。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也不长,而梵高亦如向日葵般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恰如其分。

莫奈——睡莲

http://glgd-fil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article/news/4060b1e6-efc2-4593-b78a-45d366ba0f2f.jpg

一副作品的背后,是作者20多年时间对睡莲的深刻观察和研究。他养睡莲、画睡莲坚持了20年,让全世界都跟着他为这种植物着迷。他笔下的《睡莲》系列画作已经被他画活,一直是收藏家追捧的精品。

米罗——荷兰室内之二

http://glgd-fil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article/news/774847f0-7e99-4397-81e8-eef29d8ab4c7.jpg

受斯蒂恩的画《猫的舞蹈课》启发,米罗把它改画成《荷兰室内之二》。画中的人、物都包罗在一个略呈椭圆状的色块之内,端部有一个箭头和一个小怪物,漂浮在含糊的空间里, 形成了生动的梦间幻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