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黑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心得
(2021-06-22 16:10:26)学习《黑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心得
本段时间,学校倡议所有老师研读《黑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以前,都是粗略地进行阅读,真的没有坐下来仔细研读过这部分内容,这次,经学校倡议和推荐,才真正静下心来认真来研读这部分内容,也才发现《黑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看似只是理论,其实却不然,要求里面涵盖的方面很多,却精准地为我们指明了应该遵循的目标和方向,读起来真是受益很多,平时教学中遇到困惑的问题也在这里找到了解决的途径。现在,我就把学习心得归纳如下:
《黑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是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加强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建设,坚持文以化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来进行颁布的。意义在于深化全省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为此,它从七个方面来进行解读的,它们分别是
一、指导思想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三、课程目标与主要任务
四、课程设置
五、教学原则
六、教学要求
七、教学保障
在这七点解读中,每一点都说明得非常具体透彻,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可以说有了一个航标引领的作用。尤其是第六个方面与我们的教学更是密切相关,下面,我就从这一个方面着重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教学准备阶段:
1.认真研读目标、全面分析教材
对小学语文课程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有较充分的理解,并能转化为相应的语文教学能力,能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生成适宜的教学内容。教材分析要从读者角度研读教,了解教材主要内容,把握教材基本特点;从学生角度研读,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疑难点;从教师角度研读,明确语文要素,把握教材核心教学价值。
2.合理分析学情、进行教法选择
要充分预见学生学习起点和学习目标之间的落差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工作有较强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功效性。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要有效调控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阶段
1.紧扣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
进一步深入解读本课教材,把握不同文体、课型的特征及教学要求,理清教学思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凸显语文要素,提倡“一课一得”,目标可测,能有效达成。要紧扣教学目标,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2.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重视学生活动
新课的导入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风格,充分研究和设计。通过恰当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开启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的趣味,我们应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特点,结合教学计划组织学生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语文学习活动。
3.精当设计练习、适度布置作业
课堂练习题要精,目的性要明确,练习题设计得要有层次、有坡度、有针对性,提倡根据学情分层设计。练习的形式要新颖,灵活多样。识字教学的练习要遵循“识写分离,多认少写”的原则。写字教学的练习要利用课内时间指导学生写字,教师要范写。阅读教学的练习要注意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紧扣课后习题,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表达教学的练习要立足于让学生从敢于表达到善于表达。起步阶段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写话,以模仿为主,适当教给习作技巧和方法。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小练笔尽可能当堂完成。作业要容量适当,难度适宜,有弹性。多设计阅读和实践性作业,创新作业形式。不布置机械抄写的作业,不布置超越学生语文能力的作业,不以增加语文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教学实施阶段
1.教学思路清晰、简约
教学层次清楚、环环相扣,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应围绕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而展开。要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充分预设,以保证教学过程科学、合理、灵活、有效推进。营造和谐的氛围,体现师生平等,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助力学生主动发展、生动发展。
2.教学语言规范、准确
教学语言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要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性,要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课堂提问设计要体现启发性、导向性和示范性。
3.教学反思真实、及时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及时对教学实施的情况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查找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教师还应及时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反思,提升学习品质,促进主动发展。
语文学科一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除了要更努力的工作以外,还更要熟知《黑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让它更加精准地把握好我们的语文课堂,从而更好服务于学生,受益于学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