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咳嗽喘憋老不好?德国pari:RSV正悄悄盯上南方娃!

(2025-09-23 09:35:49)

宝宝咳嗽喘憋老不好?德国pari:RSV正悄悄盯上南方娃!

凌晨三点,你抱着咳得不停的宝宝坐在沙发上,听着他嗓子里呼噜的痰声混着 “呼哧” 的喘息,心一下揪紧 —— 喂了感冒药、贴了退热贴,孩子却越咳越重,连呼吸都费劲。

要是你家在南方,最近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再当成普通感冒处理!德国pari提醒:可能是RSV在 “作祟”!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和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南方地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正进入高发期:自今年6月中旬起,0-4岁婴幼儿因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病例里,RSV 检测阳性率已经连续13周稳居第一!

更让人揪心的是,今年的流行季比往年提前了不少,很多家长没来得及准备,就被这场 “隐形威胁” 打了个措手不及。

为什么RSV专挑宝宝 “下手”?这3个特点太狡猾

作为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 “头号杀手” 之一,RSV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专门钻宝宝的 “空子”,还藏得特别深:

1. 流行现状:由于气候闷热潮湿,病毒在南方可全年传播,无明显淡季;北方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今年的流行季比往年有所提前。

2. 传播方式: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可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幼儿园、开学季是高危场景。天气骤冷或空调使用不当导致儿童受凉,会降低免疫力,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

3. 高危人群与症状 主要影响0-6岁儿童。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咳嗽、流涕、低热),少数可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出现气喘等重症表现,但多数患儿病情较轻。

宝宝中招后别慌!雾化是缓解喘憋的 “关键手段”

很多家长看到宝宝喘得难受,会急着问对症处理,例如 “帮宝宝顺畅呼吸”,而雾化吸入就是适合宝宝的方法。

为什么是雾化?雾化能将药物变成微小颗粒,直接送到气道和肺部,起效快,且全身副作用小,特别适合不配合吃药打针的小宝宝。

常用雾化药物有哪些?

支气管舒张剂:快速缓解气道痉挛。常用药物有硫酸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减轻气道炎症。常用药物是布地奈德。

研究表明,持续雾化小剂量布地奈德,能有效减少感染后一年内的喘息和呼吸道感染次数。

重要提示:所有药物和剂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何为宝宝选择合适的雾化器?

儿童呼吸道发育未完全,呼吸通路小,肺表面积小,单次自主呼吸的吸气量低,呼吸频率高,又因习惯经鼻呼吸,所以鼻腔沉积量更大,雾化器要求更高。有些家长抱怨雾化没效果,很有可能是选择的雾化器不对。

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可选择德国PARI BOY junior,其设计符合婴幼儿童呼吸道生理结构特点,RDDR高达117ul/min,细腻柔和,适用于孩子娇嫩狭小的气道,进入肺部药量多,治疗疗程短。SPRINT 杯有可控制吸气流速的PIF功能,效果更好,孩子好得更快,副作用小,RSV感染的儿童做雾化可放心选择。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预防是关键:勤洗手、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

及时就医:如果宝宝出现呼吸急促、持续喘息、精神差或拒奶等情况,请立即带宝宝去医院。

遵医嘱治疗:一旦确诊,严格按照医生的方案进行治疗和护理。

 

宝宝的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父母的心。面对来势汹汹的RSV,我们既不必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若需雾化治疗,记得在医生指导下选德国pari等适配儿童的雾化器,让药物更精准起效,如此才能为宝宝的呼吸健康筑牢防线。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南方地区 RSV 持续流行,0-4 岁婴幼儿住院病例阳性率连续 13 周居首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3388160730658750&wfr=spider&for=pc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https://www.chinacdc.cn/.

[3] 谢正德,徐保平,等。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 [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 35 (4): 241-250.

[4] 陈爱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雾化吸入时效对反复喘息发作的影响研究 [J]. 中外医学研究,2020, 18 (33): 144-1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