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组任雅婷:庞德 《在地铁车站》意象赏析

(2015-10-30 19:34:25)
标签:

情感

原诗: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 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译文:
      在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赏析:
       诗人庞德认为:一个意象是理智与情感瞬间的复合物,是印象中一瞬间的情感经验迸发。《在地铁站内》仅两行,显而易见是一首单一的意象诗。诗句虽短,像极了日本俳句式的诗句,但短短几个字确是作者耗时一年反复推敲提炼的成果,堪称字字经典。
       整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对意象的使用。从两句诗整体看:人群中幽灵的面孔,湿漉漉黑色树枝上的花瓣作用了典型的意象叠加手法。人群中的脸这组意象是直接的现实形象,是直接看到的。而湿漉漉的树枝花瓣是诗人在看到现实事物那一瞬间引起的相似联想,是客观形象下引发的主观印象。人群对应湿漉漉树枝,面孔对应花瓣。前后两组意象在心中交替闪现相互映衬,形成了画面上的意象叠加。为什么这里诗人用湿漉漉的花瓣来做主体的对比呢,我认为这里诗人是从视觉模糊的角度出发,将人群看作一条黑线,而其中的个体人就是线上的一个个点,就像树枝一样,而湿漉漉的就代表了一种压抑沉闷的色调。花瓣则是人群中闪现的美丽脸庞,数量不多却能使人眼前一亮,而且花瓣在人的经验意象中就是色彩突出,正好与黑色的湿漉漉树枝形成色彩上的巨大反差,使整个画面更加扎眼。
       这是一首简单的诗,诗人在这里完全体现了意象派诗歌简单明了的特点,不用没有任何意义的形容词,也不用无关的连接词,诗行短小,意象之间具有跳跃性。这种直接处理事物的手段正是通过意象叠加的形式呈现的,这就使全诗达到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简约却不简单,透过现象透析本质。我们可以对这两组意象进行拼凑扩张,形成这样一幅画面:天气阴沉昏暗,在某个昏暗湿漉漉的地铁站里,人潮涌动,行色匆匆,彼此沉默的左右移动,诗人站在这里,思绪低落,身心疲惫。突然几张美丽的脸庞出现在眼前,可能是精心打扮过的的妇女,也可能是稚气未脱的儿童灵动走过,总之,这仅有的美丽与整个昏暗沉闷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个繁忙充斥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单调灰暗的,内心是充满压抑,焦躁不安的,这里正体现了现代人在当下社会中对一种清新脱俗的美好事物的寻求,追求真善美的渴望以及想要在混乱社会中坚守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人生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