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部编版怀疑与学问(原创)
(2018-11-23 11:26:44)
标签:
365怀疑学问 |
分类: 主持人专栏 |
【教学设计】备课时间:
西安爱知中学
|
学科 |
语文 |
班级 |
5、6 |
主备人 |
吴春玲 |
审核人 |
吴春玲 |
||
|
课题 |
怀疑与学问 |
课型 |
新授课 |
第1课时 |
|||||
|
教材 分析 |
《怀疑与学问》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是第二单元议论性文章的延伸和深化。
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怀有怀疑精神,不要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以及中学生都是富有教益的。 |
||||||||
|
学情 分析 |
在第二单元一般议论性文章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积累了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等相关知识,也初步掌握了议论文阅读的方法,大致具备了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是,把握作者观点、概括段落大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梳理文章的思路仍是学生面临的难点。 |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 2.读懂课文,把握作者观点。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逐层展开论证的方法,梳理论证思路,领会文章严密的论证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丰富文化积累。 |
||||||||
|
重难点 |
重点:学习逐层展开论证的方法,梳理论证思路,领会文章严密的论证结构。 难点:梳理思路,培养敢于怀疑的科学精神。 |
||||||||
|
教学法 |
圈点勾画、阅读批注、合作探究 |
||||||||
|
教学过程 |
|||||||||
|
教学内容 |
教师的导 |
学生的学 |
|||||||
|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
讲述“穿井得人”的故事,导入新课 板书成语“以讹传讹”、课题及作者 |
倾听故事 思考发生讹误的原因 |
|||||||
|
教学内容 |
教师的导 |
学生的学 |
|
二、交流预习,检测巩固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顾颉(jié)刚 腐草为萤(yíng)虚妄(wàng)停滞(zhì)
颛顼(zhun x)
帝喾(kù) 2.根据意思,快速说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 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腐草为萤) 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尽信书不如无书) 辨别虚假的,去除荒谬不合理的(辨伪去妄) 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流俗) 旧时指学问渊博的学者(大儒) 3.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不曾学;__________。---张载 ____________,所以我存在。---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尔 三、初读课文,畅谈印象
四、概括段意,把握观点 |
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预习作业 你还有未解决的字词问题吗?(谁能来帮他解决?) 让我们来检验一下积累情况,请合上课本及笔记本,完成以下三个小练习 点评,并纠正等 小结并提醒:准确识记,才能内化吸收,进而构建完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稳定的学科能力。 巡视,并提醒坐姿等;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刚才又一起大声朗读了一遍,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你对《怀疑与学问》一文的初读印象。 现在请细细默读课文,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
小组内交流,用红笔在自已的作业进行补充 学生质疑 指名1名学困生读词语; 5名中等生说词语; 1名中等生说句子。 其余同学认真倾听的同时,在笔记本上补充,进一步巩固。 坐姿端正,声音洪亮,全班齐读全文; 表达自已对文章的初步印象。 学生默读全文,勾画段落中心句或概括段意,边勾画,边批注。 |
|
教学内容 |
教师的导 |
学生的学 |
|
(一)概括文段大意 第1段:学者先要会疑。 第2段:学则须疑。 第3段: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第4段: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5段: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第6段: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二) 文章题目是《怀疑与学问》,这是文章的论述话题。 第1句“学者先要会怀疑”,第2句“学则须疑”集中体现了作者对“怀疑与学问”关系的看法,也正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四、仔细揣摩,梳理思路 文章开头第___段到第____段,提出了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第___段到第____段,作者论述了怀疑精神对于已有知识和学问的重要作用,也即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第_____段论述了______________,也即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
根据情况引导学生之间的探讨,或适当予以点拨。 议论文的题目或者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或者揭示论述的话题。 议论文的观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话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它在语言表述上,是一个明晰的判断。这6句话中,哪一个集中体现了作者对“怀疑与学问”的看法呢? 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 |
3分钟后,指名一名中等生回答。 其他同学倾听并修改自已的勾画。 思考; 交流分享。 |
|
教学内容 |
教师的导 |
学生的学 |
|
|
文章开头第1-2段引用北宋两位哲学家的名言 ,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接着,第3段到第5段,作者充分论述了怀疑精神对于已有知识和学问的重要作用,也即怀疑精神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6段论述了怀疑精神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重要作用,也即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最后进行总结,从做学问到科学、哲学、美术等领域,人类文化进步都要求我们有怀疑精神。 五、布置作业 1.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请从观点、内容、写法、结构等方面,对这篇文章提出质疑。 2.搜集资料,为文章补充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
现在请根据文章关键性词句,思考各段落间的关系,根据大屏幕提示梳理全文论证思路。 小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方面相结合,作者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地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观点。 |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内交流,补充、纠正; 实物投影展示两名优秀生的答案,并请其讲解。 |
|
|
板书 设计 |
怀疑与学问
治学
积极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