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2020-12-22 10:44:54)
标签:
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设计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文章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月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情,语言深刻,意蕴深长。
【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初识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特点。
4、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5、体会“我”和闰土之间的纯真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闰土的人物形象。
2、体会“我”和闰土之间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及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位海边少年---闰土。
2、齐读课题——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闰土讲述了哪些事情?从中又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闰土。
(1)这位少年为什么取名叫闰土?知道五行吗?古代人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生辰八字中缺土,所以要用名字来弥补。
(2)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吗?简介鲁迅:(PPT)
(3)认读生字词
(4)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这篇课文写于1921年,正是中国文坛倡行写白话文的初期,文章中还留有许多生涩、拗口的文言词,给大家的阅读会带来一点小麻烦。
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不知道(从来不知道)、如许(这样)、单知道(只知道)、希奇(稀奇)
2、大家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中有一幅插图,大家结合课文,猜猜图中哪个是闰土?从文中找找答案。
(1)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头带小毡帽,项带银项圈。
(2)是的,我们一般写人的文章都会关注到人物的外貌。大家从闰土的外貌描写中能感受到这是一个(
(3)请你通过朗读来把闰土的形象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4)(你读书的声音真好听!)一般我们对人物外貌进行描写时,会从哪些方面去写?(眼睛、鼻子、嘴巴等)作者没有写这些,照样刻画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闰土形象,这是为什么呢?(生说)因为紫色的圆脸不多见,头戴小毡帽也很少,项戴银项圈也不多,把这三者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人物就鲜明了,他就是——闰土。这说明我们在对人物外貌进行描写是,一定要抓住人物最典型的特征来写,课后大家可以试着写写我们身边的人,注意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来描写。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离初识闰土有近30年了,但在作者的脑海里,闰土的形象依然那样清晰,那样深刻,原因不仅仅是闰土的长相特点,还是因为什么呢?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了这个原因——“啊!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4、请大家快速默读“6—1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给我们描写了哪几件事呢?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生边说,师适时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5、真好,要写好一个人物,不仅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来写,还要通过几件典型的事例来描述,这样才能让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更具体,更真切!
三、认识闰土,体会形象。
预设一:雪地捕鸟
1.通过这段文字,你读出了一个(
2.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闰土(聪明能干)呢?
a、抓住下了大雪才行,扫出一块空地,支起短棒等。
b、抓住动作的词来感受闰土动作娴熟,经验丰富。(扫、支、撒、只一拉)
3.指名再读读,读出闰土的聪明能干。
预设二:海边拾贝
刚才我们同闰土一起去雪地捕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闰土到海边捡贝壳去!
1.出示课件: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2.师:闰土讲述的这段文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见多识广)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又是从哪些文字读出来的?(贝壳多、奇。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3.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段文字。
预设三:看瓜刺猹
1.请同学们再找一找作者写“看瓜刺猹”这件事的语句。
2.结合插图,说说人物表情。(滔滔不绝地讲,津津有味地听。绘声绘色地讲,聚精会神地听。)
3.指名带着表情合作读,其他同学听读后谈感受。(师指导:“我”的好奇,闰土的能干、勇敢,猹的狡猾)
4.师生合作表演读。
师:其实,在“我”的脑海当中,“看瓜刺猹”这件事记忆是最深刻,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大家知道为什么?(课文中对这件事有两次描写,课文第一段就把我们带入了那样的情景之中。)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谈谈感受。
(1)海边月夜的“景美”和环境的“静谧”,少年的勇敢与机智,猹的狡猾与凶猛。
(2)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如果说是写景,那第二、三句话就是写人与事;第一句话如果说是写景的静态美,那第二、三句话就是写人与事的动态美,这样动静结合,勾勒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3)师生合作读,读出“静”与“动”和谐之美。
3、复沓读。
是啊,三十年念念不忘的是那迷人的月夜美景——生接读。
三十年念念不忘的是那勇敢少年看瓜刺猹的惊险与刺激——生接读。
4、这三十年当中,包含了作者多少对故乡的思念,对闰土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啊!
预设四:看跳鱼儿
课文中,还有一件事,作者只用了一句话来描写,这也是闰土给“我”讲述的,谁来读读?
小结:多有意思呀!作者写这四件趣事,都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是啊,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事情就会写得传神、生动、真实,让人读着读着就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四、品读悟情。
1、闰土这样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心中无穷无尽希奇的事的时候,“我”当时听了,是种怎样的心情呢?(羡慕、敬佩)文中有一句话表明了“我”当时的心情。
2、引读:“啊!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理解“往常的朋友”是些怎样的朋友。——富家少爷
(2)理解“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意思。——我们所看到的天空很小,让我们想到“井底之蛙”,那“四角的天空”仅仅指我们看到的天空很小吗?那指的是——我们的生活空间很狭小,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太少,只能在深深庭院过着没有自由,没有快乐的枯燥生活。
3、想象对比“我”与闰土不同的生活。
(1)当闰土在海边时,“我”在干什么?
(2)当“我”在院子里看高墙上四角天空时,闰土在
4、此时,“我”的心情除了羡慕,敬佩,还有对闰土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有对自己无聊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5、再读这段话,读出“我”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短短一个月的相处,让闰土与“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但课文结尾说,分别后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见了,但三十年后的闰土不再是那样可爱健壮、活泼机灵,而是变得木讷、呆滞了,为什么闰土会变成这样呢?同学们读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就能找到答案。
2、课后也试着运用今天课堂上学到的关于写人的方法写一写身边的小伙伴。
板书设计:
雪地捕鸟
趣事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