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说说草根篮球
(2025-07-28 09:30:54)也来说说草根篮球
浙BA正打得火热,也点燃了人们对篮球的热情,一些篮球培训馆里迎来了一批批小孩,培训老师说比以前翻番。
其实打篮球,在20世纪70—80年代,是很盛行的,那时各大队,各公社,各学校均有一支篮球队。逢节日,特别是国庆、春节,大队里组织的篮球邀请赛更是很流行。各个球队都有几位球打得好的有点小名气的队员。记在读高中时,南汇镇上的篮球队,有一位独臂队员,虽然只有一只手,位在球队却是核心人员。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数学的王老师也是一员篮球健将,放学后,我们经常跟着他打球。在我们周边的杨溪大队、西湖大队的篮球队,还有嘉善洪溪的篮球队,在那时都是非常有名的,响当当的农村业余球队。他们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打球。在田里是社员,在球场上是球员。即使是球员也是社员,因为他们打球的报酬仍是工分。
杨溪原本有三个大队,寒家湾、盈字和杨溪。1965年,三个大队分别成立篮球队。寒家湾大队队长费有才,队员费金生、费大龙、张爱林、张小荣、费有林等;杨溪大队队长董爱生,队员费培坤、顾训其、费如钰、费正兴、王志仁等;盈字大队队长周德兴,队员周德财、周顺元、周来芳、卜明兴等。盈字大队篮球队球技最佳,获千金寺大队邀请赛冠军、杨溪大队邀请赛亚军。那时球员外出参加邀请赛,记工分报酬,无其他补贴。
1968年大队合并后,成立了杨溪大队农民篮球队,费培坤任教练兼场外服务,周德兴任队长,队员有周德财、周顺元、周来芳、赵继康、俞乃熙、费金生、孙雄、杨福林、杨根林、梅乃强等。两年后,周顺元、周来芳、赵继康等5人退役,新加入戴保荣、王美弟、费阿金等人。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杨溪大队男子篮球队名声远扬,先后到嘉善天凝、洪溪及周边公社大队参加比赛,都会取得不俗的成绩。1984年6月,大队投资2万元,村干部、党团员、青年义务投工165工,建造村级水泥灯光球场,也是郊区第一片村级灯光球场。8月,村篮球队在王江泾区工委组织的北片村级农民篮球选拨赛上获第一名,获得出席嘉兴郊区农民篮球赛的入场券。10月,在郊区农民篮球队选拨赛上获第一名,同时被评为“精神文明队”,取得参加全市(五县二区)农民篮球队锦标赛的参赛资格。12月,参加全市农村篮球锦标赛并获亚军。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再加上家庭纺织业的兴起,人们也以经济为中心,球队解散。
现在的草根浙BA,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回归他原有的本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
一旦有资本加入了,就不再草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