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油车港的古集镇
(2024-08-19 08:32:34)说说油车港的古集镇
油车港集镇位于镇行政中心东北9千米,分布于澄溪两岸。东与嘉善县天凝镇相连,西、南、北三面均为澄溪村,区域面积0.7平方千米。油车港集镇成镇于清咸丰年间,相传其时有倪氏等大户在澄溪河沿岸开设众多油坊,闻名远近,该河始有油车港之称。后因附近盛产砖瓦且水产贸易兴旺,遂成市镇,乡民便以港名镇。民国时为澄溪镇驻地,故又名澄溪。抗战时因地处偏远,众多逃难者集于此,一度商业比较繁荣,最盛时开设有碾米厂、铁木竹等30余家工场、作坊和50多家商店,成为嘉兴北部窑业与米业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油车港集镇曾是澄溪乡、澄溪公社、油车港镇人民政府驻地,是全乡(公社、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内曾走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嘉缵。改革开放后,镇上陆续开办嘉兴电器开关厂、澄溪丝厂等数十家企业。20世纪80年代后,镇上的静电植绒业异军突起,产品远销国内外。
油车港集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沿河港南港北两街屋檐明棚相对,形成江南小镇惯有的“廊下街”,两街中段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长生桥贯通,市河停满船只,一派水乡风光。1993年在老镇西首另辟新区,建有南北向澄溪路、东西向镇中路,沿路新建商店、学校、卫生院、农贸市场等市政设施。沿镇已建成防洪墙工程,镇南建有静电植绒工业园区和沉石荡休闲小公园。嘉油公路的建成使居民的出行变得十分便捷。
2001年撤乡并镇后,由于镇行政中心的南迁,油车港集镇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因而各业均有所衰退,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栖真集镇位于镇行政中心东北4千米,东到步云桥、怀家埭,南邻钱家港、庵西埭,西接张家甸,北至厍浜、油瓶湾,面积0.67平方千米。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钊曾生活居住于该集镇。
栖真集镇既以栖真寺而得名,又以栖真寺而兴盛,明末居民集聚,逐渐形成集镇。民国时期该集镇曾为池栖乡驻地。据1928年《嘉兴新志》载,当时该镇有小学1所,商店70余家,物产以稻米、油菜、蚕豆为大宗,并盛产鲜鱼,商业十分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栖真集镇为栖真乡(公社)人民政府驻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老镇沿十字形市河分布,众多商店设于市河西北一侧。改革开放后,开办栖真羊毛衫厂、栖真毛纺厂等众多企业。因镇周边为养鱼基地与苗猪产区,故集市贸易十分活跃。1992年在集镇西、北、南方向开辟新区,新建栖青路、栖霞路两条骨干道路,沿路集聚众多商店与企事业单位,并在野猫港桥堍建设新农贸市场与35千伏栖真变电所,又在腾油公路旁创建栖真纺织工业园区。
栖真集镇的对外交通历来十分不便,过去连班轮也不途经集镇。20世纪90年代初,嘉油公路与塘栖公路的开通,改变了居民出行的格局。
建于宋代的栖真寺是栖真集镇的标志,近年来经过恢复重建,古刹获得新生,名扬四方,香火日盛。
古窦泾集镇位于嘉兴市区东北8千米,与嘉善县交界。古窦泾原名张村,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民族英雄铁罗汉窦尔敦长子窦飞虎战败后率义军南下,路经该地,适逢干旱,遂安营扎寨,率士兵拓泾挖河,引水灌田,终解旱情。后人念窦将军恩德,故更名张村为古窦泾。
相传古窦泾更名不久,有村民在此开了一家茶馆,来往人员逐渐增多,四乡村民将自种的农产品在此设摊叫卖,逐渐形成集镇。集镇东侧临河,街面狭窄,商店错落。
集镇最南面,18世纪末建有一家医馆,主人是嘉兴中医名医李树滋,李去世后由儿子李子牧接替,曾称“李公馆”。1943年医馆关停,用作戏馆。1948年戏馆被拆除。“李公馆”旁边是张宝坤父辈的酿酒坊。
解放前,集镇商店零落,有杂货店、茶馆、豆腐作坊、理发店、小面馆、棺材行、咸鱼摊等10余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镇是新塘乡驻地。1959年是塘汇公社第四管理区驻地。集镇上有塘汇公社第四保健所、供销社、铁木农具厂、学校、信用社点等。20世纪60—70年代,又增开肉店、饲料店、粮饲加工厂等。
1994年初开始,集镇横向扩建,新建商业用房120间,街道由东向西延长300余米。2010年起,集镇纵向扩伸,形成 “十字街”形态。是古窦泾村的驻地,
我国杰出的气象学家张宝坤,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知名医学昆虫学家张本华,都出自集镇上的张氏望族。
民间有“先有池湾镇,后有栖真寺”之说,栖真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嘉兴市志》北宋时池湾称麟溪镇;清道光元年(1821)重修麟溪桥的碑记中有“市镇又新,利万商之云集”字句。历史上池湾镇曾繁荣一时,方圆百里享有盛名。
南池湾街道,由长兴桥沿麟溪东岸到麟溪桥约400米,上滩是王、周、屠的沿街商铺,铺面坐东朝西。下滩临河为廊坊,临河建有坐板栏杆,供客商歇憩,街面石板铺成穿廊而过。有20多家商铺,由北往南依次为屠宰场、小木作坊、王麻子杂货店、锡匠铺、小酒店、米店、圆作坊、纸扎店、水作店、沈士奎小酒馆、肉店、龙园茶馆、“义大”南货店、弹棉花作坊、“豫大”南货店、“松盛堂”国药店、“张记”茶叶店、“怡泰”面店、“豫盛”酱园店、顺兴铁店。沿河街道下滩设有鱼摊、鱼行、咸鱼咸肉店、杂货店、理发店。还有茧厂、池湾小学、财神庙、周渭南内科中医堂、顾培生内科中医堂和客运码头
长兴桥西堍南侧有陆三宝茧厂、莫明轩中医外科诊所。
北池湾商铺位于河北岸,坐北朝南,形成“一字形”临河街道,也有20多家,从东到西分别是屠家槽坊、金麻庚钟表店、一乐园茶馆、理发店、杂货店、糕团店、“恒和”杂货店、肉店、韦记理发店、香烛店、铁店、南货店、米行、正兴铁店、木作店、刻字店、豆腐店、鱼店、“一品香”花馆店、文具店、水果店、轧米厂、皮匠店、酱鸭店、小酒馆、藤店和一个货运码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池湾乡驻地,镇上设有粮仓、办有池湾小学。1956年池湾乡与栖真、马厍汇、上睦港乡合并,乡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迁移至栖真集镇,集镇上的私有商店全部并入栖真合作商店,只在集镇上开设了一家合作商店(2005年合作商店完成转制)。后虽开辟窑场,稻草场,1973年办栖真公社水泥预制场,集镇仍逐步走向衰落,成为自然村。池湾村村委会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