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宝铨与秋瑾
(2024-03-21 08:35:27)龚宝铨与秋瑾
两人虽相隔遥远,然共同的反清志向使他们成为了同志,挚友。
龚宝铨出生于马厍汇的悬壶济世之家,17岁告别家人,只身前往日本求学,寻找推翻清政府的良方与志同道合者。1903年,龚宝全在日本参加了拒俄义勇队。5月8日拒俄义勇队被日本当局勒令解散。5月10日改名为军国民教育会,龚宝铨又成为骨干成员,宣布以“养成尚武精神,实行爱国主义”为宗旨,从此,军国民教育会由一个以“拒俄”为主旨的公开爱国团体,转变为以“反清革命”为宗旨的秘密革命团体。1904年1月后,龚宝铨被派到上海成立“军国民教育暗杀团”。到上海后,与蔡元培取得了联系,蔡为暗杀团在新闸路余庆里租了房子,并发展了王季同、钟观光、章士钊、陈独秀、吴樾等人。但“暗杀团”成立后,人数极少,力量单薄,龚宝铨想扩大组织,与蔡元培商讨后,以龚宝铨组织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为基础,在上海正式成立光复会,蔡元培为会长,后秋瑾也成为其中的一员。
秋瑾,1904年6月28日,冲破封建家庭的阻挠,毅然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作为路费,登上了一艘名为“德本顿特”的德国轮船,从天津塘沽港驶出开往日本,开始了她东渡日本的求学之路。别名,秦良玉。在日本她广交革命志士,投身革命事业,为妇女平权发声。作为浙江人,她参加了在日本的浙江同乡会的集会,初次结识了龚宝铨、陈仪等革命者,通过他们,她首先加入了留学生演说练习会,并被推为会长。
1904年10月的一天晚上,李自平邀请秋瑾到横滨与刘道一、龚宝铨等9人参加洪门“三合会”。三合会是孙中山派冯由山、梁慕光在日本建立的一个秘密会党,是兴中会的外围组织。取义“合天、合地、合人”,宗旨是“结纳同志,推翻清朝,恢复中华”。内部组织按军事建制,刘道一被封为“草鞋”(即将军),秋瑾被封为“白纸扇”(即军师)。由此龚宝铨与秋瑾成为了“同志”。1905年4月初,秋瑾带着陶成章的两封信回到国内,途经上海时,她拜访了蔡元培,向他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和理想。不久,她回到绍兴老家,又拜访了在东浦小学主持教务的徐锡麟,经徐锡麟介绍,秋瑾加入了光复会,与龚宝铨、蔡元培等一起并肩战斗。
1905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不久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
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秋瑾愤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3月,到浔溪女校任教;8月,创办《中国女报》;10月返回绍兴,专门从事浙江省的革命起义准备。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叛徒蒋继云的出卖,秋瑾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清政府拘捕。7月15日,农历丁未年六月初六日,在浙江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
龚宝铨得到秋瑾遇害的消息,悲痛万分,自与秋瑾相识以来,从这个年长他11岁、不让须眉的鉴湖女侠身上,龚宝铨看到了一个侠士所应该具备的一切要素:豪爽、坚定、大义。毅决除掉叛徒,为秋瑾报仇。1907年夏龚宝铨一人到处搜集出卖秋瑾的叛徒蒋继云的下落。等包宗经将同盟会总部的铲除内奸的决定传达给龚宝铨后。龚宝铨对包宗经说:“子明兄,就是总部没有这个决定,我也放不过出卖秋瑾大姐的叛徒蒋继云。你先回浙江静候佳音。”话音刚落,龚宝铨早已飘出大门,不见了踪影。后来才知道,龚宝铨已经成功的将蒋继云刺杀。
后龚宝铨为纪念这志同道合的斗士,多方努力收集秋瑾遗存书稿,花三年时间,1910年在龚宝铨大婚之年,为亡友秋瑾编成了《秋女士遗稿》,在日本东京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