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马行空
天马行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44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天里的年味

(2024-02-21 12:14:17)

聊天里的年味

                              

大年初二,上午10点左右,阳光很好,暖暖地照着,门前场地上,走廊上都散发着新年的春光。因没事干,我搬掉长凳放在走廊上晒起了太阳。这种晒太阳我们俗称“孵热焐”。

“你不出去,在孵热焐呀!”

“我们也来凑凑热闹!”

手里捧着茶瓶同样没事干的邻居也陆续地来了几位。

老婆忙着从屋里搬出几条长凳摆到太阳底下,且招呼着说:“你们坐!你们坐!”又拿出葵花籽分给他们吃。

我给他们的茶瓶里加了些热水,每人递上一根香烟。

大家喝着自备的茶,嗑着葵花籽,抽着烟,就有搭没搭地聊起了天。

最先开口的是我姐夫,今年70多岁了。“现在过年除了吃年夜,一点年味也没有了。小孩们都住在了城里,吃好年夜饭就回去了,埭上只剩下我们这些老人,冷冷清清的,真没意思!”

大家很有同感地“嗯”了一声。

“以前,从年初二开始,就要一家家客人的做。埭上一会儿谁家来客人了,过一会儿又有谁家来客人了,可热闹了。”83岁高龄的阿永说。

今年六十二岁,长不大的“小弟弟”说:“小时候最开心的是跟着大人做客人。到的时候客人泡一碗糖茶,临走的时候,还会有红包。”

说他长不大,不是说他的人,而是说他的名。出生后父母宠爱,取小名为“小弟弟”,随着“小弟弟、小弟弟”这样的叫着,人渐渐长大,但名字不长大,大家还是叫他为“小弟弟”。现在都过甲子了,仍这样唤他。

比他小一岁的阿五说:“那时去做客人,大人事前都要关照,吃饭的时候大鱼、大肉不能夹来吃。到吃饭的时候,客人将蒸好的大鱼大肉端上桌,那种香直往鼻子里钻。那双筷子总想往那夹,但看到大人的眼光也只得作罢。”

“特别是那块大肉,浓油赤酱,看得馋吐水都流出来了。”志荣说的时候嘴巴里好像正流着口水呢。他是我们组里的组长。

这大鱼大肉,说它大,是因为切得大大呢?们戏称为“铁搭增”长有5厘米左右,厚有2厘米左右。只看不吃,俗称“看菜”,小时候还流行这一习俗。

开始以为小时候生活条件艰苦所以要用“看菜”,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传统饮食文化,宋朝时就已经有此俗了。

宋朝会餐时最先端上来的菜,不是供人吃而是给人看的,过一会儿就会把那菜搬下去。如果有不懂规矩的人吃了端上来的看菜,就会被人耻笑。

据说,宋朝的看菜习俗最早来源于宫廷礼仪。《东京梦华录》记载皇家举办寿宴,参加宴会的大臣桌前都不能空,不显得皇家很寒酸,于是就有了,每分列环饼、油饼、枣塔为看盘,次列果子。惟大辽加之猪、羊、鸡、鹅、兔、连骨熟肉为看盘,比以小绳束之

看盘就是看菜,是不能动筷的,要等到喝酒喝到第三盏时,才会上正菜,故有名言:凡御宴至第三盏,方有下酒肉。宫廷看菜礼仪的兴起逐渐传入民间,大部分的效仿初坐定,酒家先下看菜,问酒多寡,然后别换好菜蔬“看菜”尤其受到穷苦百姓的青睐而传了下来。

在我青年时,此俗在我们一带已废了。

阿永说:“我小时候是家家客人都做到,到了客人家碰不到客人而返回是常事,他们也去做客人了。”

去做客人之前没联系好,到客人家后碰不到客人,只得尴尬地返回,我也碰到过。有一年去外公家做客,外公在北应家港,我们摇了近一个小时的船,到外公家,却是“铁将军”把门,我们只得原船返回。

我堂嫂也附着说:“那时,至亲的一般都会在年前说好。其他亲戚大多是在做客人时相约时间。不过那时大家都有个习惯,会留一个大人在家里守客人。”

我姐夫说:“记得小时候,年初二之后,田畈里都是些来来往往的人。女人拎着只竹篮,篮里放着些自己划的松糕、从南货店里买来的饼干,有老人的还会有一包糙纸包的酥糖,上面盖一块花毛巾。”

“是呀,那时连田野里都是热闹的。”阿五说。

我给大家添了些热水,问:“还记得是从哪一年开始不再做客的?”

“小弟弟”说:“家里办织机开始。那时织布生意好,春节期间也几乎不停机。没有时间再走亲访友了,后来就逐渐地淡起来了。”

“从那时起,有些人家想出了至亲轮流作东的办法,一年聚一次。你们家做得最好!”“小弟弟”这样对我说。

志荣说:“现在的人呀,忙是忙,不过确实也懒得走动了,连至亲之间都不走动了,少了一道年味了。”。

我说:“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觉得越来越没有年味了,那可能是与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比,年轻人可能不觉得这样。你看他们,春节还没到就相约着自驾游了,开心着呢!”

“现在的年轻人,一年到头上班,春节难得有个休息时间,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地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确实也太吃力了,需要放松放松的。”堂侄子说。

大家都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年轻人旅游过年,是蛮好的,只是苦了我们这些老人了!”阿永说。

“也不苦呀!像我们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聊聊天,晒晒太阳!听听远处的爆仗声!”我笑着说。

“哈哈,就你乐观!”

我确实认为不必有此感伤,时间脚步在不停地向前的时候,也会给人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或时间穿梭的痕迹。也在前进过程中产生新的力量,加入新的元素,扬陈布新,新陈代谢,这样才是历史,这样才是文脉 ,如果一味地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历史不会发展,社会不会进步,文明就会倒退。

“我们明天也要客人不做做游人去了。”“小弟弟”有些快意地说。

“到哪里去?几家人家?”我问。

他笑兮兮地说:“三家,去杭州!过一夜,第一天烧香,第二天游西湖!”

“好呀,你们与时俱进呀!”

“向你们学习呀!”

“接下来几天天气很好,我们也去做做游人!”

大家七嘴八舌地聊着!

不知不觉太阳上中天了。于是相约明天再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冷空气的影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