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不拒好节气
(2023-08-17 13:24:05)庄稼不拒好节气
我们都知道,二十四节气与农业农事有着紧密的关联。是不是每一个节气都确实与农业有关,我不是很清楚,但在我们这儿至少有六个节气是完全与农业有关,确切地说与农作物有关。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与之相关联的农作物是麦子。我们这儿有“麦到清明秀出来”的农谚。麦子是冬天播种,经或寒潮,或大雪的隆冬,春回大地,随着百草还阳,本已畜积待发的麦苗儿,迅速成长,从婴儿,小孩、少年,一转眼就成长青年,可享育下一代了,到了春和景明的好日子,就迫不及待地从育婴室里破管而出,很快地,麦穗齐向天而笑。过小满到芒种,就可以收割上场,人们又能吃新鲜的面食。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与之相关联的农作物是蚕豆。蚕豆冬季种植,经过一个寒冬的畜势,开春大发,到了立夏时节,眼睛似的豆花里已长成了饱满的豆荚,青青的豆荚里躺着同样是青青的蚕豆。既嫩又甜,摘来几节剥开取出那嫩得能滴出青水来的豆子,这生吃也是可以,不过人们一般都会青炒着吃,香甜可口。这个时节,最流行是烧野米饭。小孩们最喜欢,在野田横头有几块砖头搭一个简得不能再简的称不上是灶的灶,从野地里捡来枯树枝,各家凑一点米,从露天的蚕豆地里,不管是谁家的,去摘一些嫩豆,再从别人家的竹园里挖几支新鲜的春笋,放一起烧一锅杂米饭,大家向着立夏的初阳,在太阳底下吃着称为野米的饭,那种享受,至今难忘。
处暑,是紧随立秋的节气。单季晚稻经过一个多月的生长,正在进入生长的旺盛期,分蘖拔节。我们这有这样的农谚叫作“处暑根头谷”。意思是,处暑的时候,水稻正在根头部孕育着新的果实,胚胎正在形成。这时人们为了使其能长出结实满饱的谷穗,施上适时的追肥,增加其生命畜力的能量。
白露,是接着的一个节气。这时天气开始有点转凉,特别是早晨,凉意渐浓,游离在田野上家的水分子遇冷就聚合成了雾,不过大都还是薄雾,有的还薄如蝉羽,农谚有“白露白迷迷”。只不是说雾,而是说正在破过面出的嫩穗。这个时候经过半个月的孕育,稻穗已发育得跃跃欲试的有活力的小生命,不再甘寂于那小小的柴壳的包裹,开始钻出来。先是一点点的嫩白色,隐在绿叶丛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白迷迷”。
秋分,这时秋已过半,秋色开始浓厚起来,金黄的收获色正在等待着,蝴蝶似的飞叶也正在畜积,那稻穗,向往那样的生活,享受那样的生活,一起齐刷刷地长了出来,“秋分稻秀齐”,这是农民最喜看到的田野景象。因为这齐后,就是金黄,就是随秋风起舞的滚滚稻浪。
立冬,节气上冬季来临,我们这儿有这样的一句话,叫作夏天做来寒天吃。冬季来临,大地开始沉睡,以农业为主的农民,这时就进入到了农闲时节,以前的农村,每到这样季节,农活少了,女人们拿着鞋底,聚到太阳底下边晒太阳,边聊天,边纳鞋底,男人们,只有少数几位在罱河泥,串小塘泥,其作的拿着茶杯,在太阳底下吸着烟,打着趣。享受夏天的果实。不过立冬时节,虽然有农谚“立冬无站稻”,说的是立冬时节,稻都收割完成了,立冬的时候,如果稻子还没收割好,稻子遇到寒潮,稻头会往下弯,作人们的方言来说叫作“稻头有钻到稻篰头里去了”,这样就全减少收成。稻子收割完后,还得赶春花,所以立冬时节的农民还是会很忙的。不忙的是真正的冬天开始后。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农事也一样。岁岁年年相似,年年岁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