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
(2023-07-07 08:48:15)无心插柳
我这个人不喜欢临时抱佛脚,平时做好日常每一天,不期望有什么大的发展,只求对得起自己的辛苦付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然生活是不会欺骗人的,付出到一定,付出的积累多了,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的。民间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说。说的是日常的付出不一定都有什么目标或追求,但结果却令人惊喜。
也许这无心插柳是一种准备吧。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这准备只能是做好自己的日常,而且只能是认真地做好日常,这机会才会有,这结果才会是美好的。
传统的小学教师,就是教书育人,把书教好,把学生培养好。1998年开始,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做好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写论文对于一位小学教师来说难度是很大的,有许多教师连一般的文章写起来都是有困难的。再说也不知道这写论文对于自身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所以大都数人都没有撰写论文。而我呢,虽然也不知道写论文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不带任何功利地写起了论文,只是为了完成学校里布置的一项工作。每年坚持写,几年下来,有不少论文获了将,有区级的,有市级的,也有省级的。后来,小学教师也可以申报副高职称。但对论文有特定的要求,要有两篇论,其中一篇被专家评为合格,一篇基本合格。由于平时的积累,我送审的两篇论均被评为合格。再加上课堂教学的获奖与平时教学成绩,2003年第一申报,就通过了省专家的评审。如果没有平时的无心插柳,就不会收获这样的成果。
2006年,学校开始新教育实验,鼓励教师撰写教学随笔,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在平台上开设了教育博客,新教育实验在线也开设了随博客平台。我积极响应,开始写教随笔,以“烟雨江南”为窗口在这几个平台上发表教学随笔,博客被评为市一等奖。退休后,由于在职时的随笔撰写练习与积累,继续撰写随笔,并大胆地向写散文方向发展。由于平时的撰写积累,敢于向纸媒投稿且时有刊登。如果没有平时的无心插柳,就不会有这样的胆量。
2017年退休,来到区史志办加入区志编纂团队,主要负责民风民俗版块的任务,后来成为区志编纂的核心人员,统稿修改时原有10人的团队只留下3个,我是其中之一。未退休时,参与了本镇志的编纂,为区志提供教育版块的资料、长编及初稿。区志出版后,开始编辑秀洲区第一本年鉴。2020年离开区史志办,2022年,油车港镇志上级要求正式出版,镇里领导接受上级领导的建议,启动镇志的正式出版工作。要正式出版,得给原镇志进行全面的修改,因为原镇志2011年启动,2014年非正式出版,由于种原因质量存着不少问题。原主编因年龄与身体原因无法再承担修改任务,镇里就把这个任务压给了我。这次要再修改已不可能招回原队人马,也不可能再组建团队。因此只有我一个人来完成这修改任务。在此不说修改有多难。2022年8月开始修改,经专家评审、修改,到2023年6月完稿。正式出版,选择好印刷厂,镇领导选择“中华书局”正式出版。然中华书局镇志出版的活一般是不接的。在印刷厂与中华书局的沟通下,书局方要了解一下“主编”的情况。于是我写了简介给了印刷厂,再由他们转给书局。后来,书局接了我们镇志出版的活。我想,如果没有我编区志的无心插柳,书局可能不会接我们的镇志出版的活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