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树上的”

(2022-11-03 15:39:45)

“杨树上的”

 

鲍甸埭,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村落,东西长不过几百米,因居住的圩头叫鲍甸圩而得名,这只鲍甸圩四面临水,俗称四脱空。门前一条港叫鲍甸港,东接莳公荡,东面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河,叫竖头港,北面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河叫徐家港,西面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河叫西港,西港南面是阮家漾,与阮家漾相交是一条东西向的小河,叫坍桥港。 

在鲍甸一带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故事。

从前,有一天上午,一个姓王的埭上老人,在河边的杨树上锯树。这时从港里由西向东摇来了一只卖白菜萝卜的“西头”船,船身压得很低,一人在吃力地摇着船,一人在船头张望。所谓“西头”船,就是桐乡、乌镇、连市一带的船鲍甸一带的人统称为“西头”船,他们是以自己为中心而这样叫,他们把海宁一带的称作“南头”。

那只“西头”船是第一次来这儿,他们要去更东面的油车港镇。看到鲍甸港东面是一个面积很大的荡,朝东望看不清水路在那儿。在船头上张望的看到岸边的杨树上有一个人,就向他问路,于是就大声喊叫:

“喂,杨树上的,油车港怎么摇呀?”

那个老人听见后轻蔑地答道:“你顺着这条河往东,见河就推艄,见河再推艄,见河再推艄,就到了。”

那个“西头”人听后就往东摇去,见到的第一条河就是竖头港,摇船的就推艄进了竖头港。向北摇了大约一刻钟,又见了一河,那就是徐家港,又推艄进了徐家港,向西摇了又约一刻钟,又见了一条河,就是西港,推艄了进了西港向南摇,摇到南面有一只漾,过漾又见一条河,那就是坍桥港,于是又推艄船进坍桥港向东摇。摇着摇着,又回到了那个老人锯树的地方。

油车港镇没去成,却回到了原地,只见老人还在那棵杨树上锯树。那个“西头”人,这才想起有可能是刚才问话时说的“杨树上的”称呼不好,惹老人生气了,老人才让他走了回头路。于是对老人说:“老公公,对不起,刚才我不好,不该叫你‘杨树上的’,我向你道歉!麻烦你告诉我油车港真的该怎么摇?”那个老人说:“你刚才如果也这样的话,油车港早到了。小伙子呀,出来要讲点礼数。树有树名,人有人名,不知人名也有称呼,叫‘杨树上的’算什么呢?”于是他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了他们去油车港的走向,说:“一直向东摇,穿过这个荡,见港推艄向北,再进一个荡,斜穿过那个荡,油车港就在荡东北角。”

船上的人再三“谢过”,船就向正确的航向去了。

“杨树上的”这个称呼不单没有礼貌,而且在鲍甸一带还有一个致命的隐喻,那就是“落水鬼”,怪不得那老人会如此对待那“西头”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长白山
后一篇:懒人的产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