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侃龙虾

(2022-05-12 08:29:03)

侃龙虾

 

龙虾,小时没有听说过,青年时也没有听说过,甚至到中年时也没有,直到50多岁以后才听说有龙虾。那龙虾不知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以前没有,突然就多起来了,而且成了美食?

我第一次看到龙虾是父亲还在世的时候,父亲是20121218日过世的,离开我们已10年了。好像记得是在2010年的某一天,上午我们从嘉兴回到乡下的老家。到家后,只有母亲在家,就问母亲父亲去哪了?母亲告诉我说父亲在钓龙虾。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龙虾”的名号。

中午的时候,父亲回来了,一手拿着一根长约50公分的小竹杆,一端垂着钓线,线上结着田鸡脚,一手拎着一只小的塑料桶。

他朝我笑笑说:“你们来了!”把桶放到了走廊上。我边走过去边说:“母亲说你在钓龙虾,有吗?”

“有一些,不多。”

“就用这钓?”我指了指那线上的田鸡脚。

“嗯,龙虾喜欢吃这个。”父亲说。

走到桶边,桶里的龙虾有的周身黑里通红,有的呈青色,有的张牙舞爪的把两只大钳举得高高的,似乎要威吓靠近他的人,有的静静地躺看一动不动。

我问父亲从哪里钓的。父亲说是从水潭里、茭白潭里钓的。田间地头的水潭与茭白潭都是比较脏的地方。

于是我说:“这能吃吗?”

父亲说:“能吃的,很鲜的。”

显然父亲已经钓过,也吃过。

我说:“这些潭,与外界都不连通的,怎么会有龙虾呀?”

父亲说:“是呀,也怪,他们不知是怎么生出来的。”

中午的时候,父亲把刚钓来龙虾洗干净后不作任何的处理直接放到锅里烧了,放点油、放点盐、放点酱油。烧熟后的龙虾看相相当不错,红红的,很喜庆。

吃的时候我大着胆子尝了一只,剥去壳,弄掉腮,果然味道很鲜美,那种鲜美在味蕾上还没有储存过。

后来在小镇的集市上有人有卖了。都是从垄沟里、路边的水潭里、藕田里用笼子张来的。看起来黑乎乎的,很脏的那种黑,价格也相当便宜,胆大的就买一些来吃。

渐渐地吃的人都了起来,再后来渐渐地流行起来,现在吃龙虾成一种时尚了。我也买过也曾自己捉过。

我们队里原有一个池塘,承包制后就荒废了,2010年之后,成了清於的河泥填埋场,但没有填得像平地一样的高,而是成了一个浅水潭。长满了芦苇,不知是谁发现那里生长着数量众多的龙虾,于是买来了笼子放入其中,每天都有收获。我也照样做,买了几条长不过一米的小笼,张到芦苇之间的浅水里,还特买了身装备,一双长套的雨鞋,一条塑料的下水裤。因为要进入芦苇丛中,没有这样的装备会产生意外。或被蛇咬,或被芦苇刺伤。傍晚张到水里,第二天早晨去起,居然收获了一斤多,还有几条黄鳝。有点喜出望外。

吃过几次,也讲究起杀了。先从尾巴处掐掉抽出泥肠,再用剪刀剪掉头部的草包,再剪去胸背的硬壳,刮掉腮。把脚部、腹部洗干净。

烧只是土烧烧,锅里放油,放点老姜,倒入龙虾,翻炒一下,放点料酒,再放点红酱油、鲜酱油。盛时放点小葱,尽此而已。这样的自然烧法吃起来也挺鲜的。

有人吃,就有市场,所以就有人开始专门养起了龙虾。我们钳力圩港南埭区域的田,前二年就有外地人来承包,种田的季节种水稻,水稻未种及收割后养龙虾。这样稻虾两不误,收入十分可观。今年头茬上市的龙虾,批发价都要18元一斤。

这龙虾,听说是外来物种,所以生命力极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陈毛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