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系教师,谁之故

(2022-04-12 08:22:45)

佛系教师,谁之故

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让教师充满热忱地教书育人》,作者是“中国教育报”,文中说:

“最近一段时间,在网上经常可见有关‘佛系教师’的议论。客观来看,‘佛系教师’这一称谓并不准确也不严谨,且有贴标签之嫌。尽管在一些地方,我国师资队伍中存在个别缺乏职业激情、教育热忱不足的教师,他们仅仅关注教学工作,对于上课过程中学生出现违纪违规行为却选择视而不见,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了敬业奉献、潜心育人的可贵精神。”

接着文章分析了形成所谓“佛系教师”的原因,文章是这样说的:

 “对于部分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热情的问题,更要客观看待。实际上,教师与其他职业相同,也会出现职业倦怠,这是常理常情。而且,背后的原因有所不同。有的是个人原因,即教师职业不是其最喜欢的职业,对教书缺乏应有的认知和热爱;有的则是在亲身经历某些家校矛盾或冲突后,如遇到有家长因孩子被批评管教而到学校闹事,从一开始的严厉管到现在的不敢管”“不愿管;还有教师虽未亲身经历,但看到相关报道或听说某些事件后,选择明哲保身,只求无过,不惹麻烦。”

作者主要分析出了两个原因,一是自身不喜欢教师职业,二是家长的原因。

这两个原因确实有,但我觉得没有分析到点子上,根本上。为什么会不喜欢这个职业?家长为什么孩子被批评管教而要到学校闹事?

我本人也是教师,做过民办教师,恢复高考的第一次考试,考上了,第一、二志愿都填了师范。那个时候,人们对教师是非常尊重的,教师的地位也非常高,“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响彻祖国南北。人们对教师的赞誉是“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像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像园丁,精心修剪着花园里祖国的花朵。”所以为自已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感到无尚的荣光。

那时候,父母把孩子进到学校,关照老师的话是:“孩子如果不听话,不好好读书,你帮我打他好了。”虽然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般是不会打学生的,除非几个实直调皮得不像话,什么话也不听的孩子,最多也只是从座位上拉起来。不过教师的严厉管教家长是不会有什么二话的,反而觉得你对他的孩子负责。

后来渐渐地发生了变化,教师不敢管了,只注重分数了。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新词叫“佛系教师”。为什么呢?

我外甥也是教师,他也常把“佛系”二字挂在嘴边。我不知道什么是“佛系教师”?从上文的表述看“缺乏职业激情、教育热忱不足的教师,他们仅仅关注教学工作,对于上课过程中学生出现违纪违规行为却选择视而不见”的教师。

如果“佛系教师”是这样的表述的话,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教师呢?

现在要进入教师队伍不是件容易的事,是要通过层层招聘程序的。这样招聘的来的教师,应该是对教师这份职业是崇拜的,是向往的,不然怎么会报考呢?

为什么会这样?

本人以为有如下原因,造成当下不少教师产生“佛系”的想法。

一是对教师的评价,只要你的学生考试分数高,你就是好老师。

二是对学校的评价,小学,只要统考分数高,初中只要录取重点高中多,录取率高,高中只要录取重点大学多,录取率高,你就是好学校。

三是对教师管教学生的紧箍咒,动不动就是体罚和变相体罚。认定是体罚轻者通报批评,重者开除出队伍。

四是无智的家长对教师的管教苛责太多,动不动就举报,要讨所谓的公道。这样的现实例子太多了。

五是职称评定条件太重“利”,只讲论文只看考试分数不看如何“育人”。

因为是这样才导之当下的教师只做“教书匠”,不做“工程师”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新鲜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