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一碟醋包了一顿饺子

(2025-02-22 00:01:43)
为一碟醋包了一顿饺子

 

刚才在网上看到一则信息,是说某国企给出的一份高校毕业生统招拟录用名单,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名单中有十三名硕士和三名本科生,其中三名本科生毕业于较为一般普通院校,于是有些网友提出质疑,认为招人单位就是为了录取那三名本科生,十三名硕士不过是陪绑,等试用期一过会被解聘。

记者就此询问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以往的招聘中,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即可,在满足学历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确定录用。“如果硕士生的综合竞争力不足,会择优录用本科生。”网友对此调侃这是“为三碟醋包了顿饺子”。是不是这样呢?不得而知。但我由此想起老朋友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

老朋友曾在一涉外事业单位担任人事部门负责人。有一次聊天说起事业单位用人招聘的事,他说:原来单位用人都是自己说了算,只要在有编制、有需要,单位就可以自行在社会上招聘。那时也没有公开招聘一说,招人都是私下运作,被招者都烦门托窍、请客送礼,利用各种关系,得到有关领导的引荐,才能挤进来。有人跟我说,进来一个人十万,后来又水涨船高,有的说是二十万。我问老朋友是否真有其事,他不说有、也不说没有,王顾左右而言他,我猜肯定有,也许他就沾过腥。

老朋友说:那年省里将各事业单位的用人权收回,单位不能自行招聘,如果有编制、有需要,要向省人事局人报批,待同意后由省人才交流中心统一运作。程序是由招人单位提出招人条件,人才交流中心在中心大屏上登出招聘公告,符合条件者公开报名,然后由中心统一考试,再由用人单位和人才交流中心进行面试,择优录取。这极大压缩了单位的用人权,单位领导们自然不满意,但这是统一规定,单位没有改变的可能。

这时有一大领导找到单位一把手,推荐一名大学生,是阿拉伯语专业毕业的,想安排进单位工作。这怎么办?要搁往常很简单,领导一句话,人事部门办手续就是了,可这回要经过人才交流中心统一招聘,麻烦事就来了。

于是,人事部门向人才交流中心提出用人申请,说因对阿拉伯语国家开展工作的需要,要招聘一名讲阿拉伯语的大学生。人才交流中心同意后,在中心大厅屏幕上登出招聘公告,条件是男性、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是阿拉伯语,有本地户籍等。本来觉得阿拉伯语是个小语种,不会有多少人报名,可没想到,公告登出后陆续有十二人报名,还有三个研究生。接下来就是考试,考试结果一出来,大家都傻了眼,那名大领导推荐的大学生排名最后。接下来的面试怎么搞?不可能十二人都进行面试吧,就是取前五名也与他无关了,别说取前三名了。这事的内幕又不能跟人才交流中心的人说。这可怎么办?

单位领导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重要的是不好向大领导交待,这点屁事都办不成,自己都觉得惭愧。本来单位也不需要讲阿拉伯语的人,进来也派不上用场,现在弄得骑虎难下、进退不得。最后思来想去,决定一个都不要了。大领导知道这个情况后表示理解,又编理由说单位工作重心有点变化,不需要讲阿拉伯语的人才了,等于让人家人才交流中心白忙活了一通,将来还怎么和人家打交道?于是请客吃饭、好言抚慰,总算过了这一关。可那些报名考试、等着面试的大学生怎么办?人才交流中心一纸公告就打发了。如果他们不知道这里的猫腻,还不闹个沸翻扬天。

我想起这个故事,不仅有些感慨。一是为上级收回了各事业单位招聘权叫好,二是对这次报名参考的大学生表示同情。这事办得真够恶心的,为一碟醋包了一顿饺子,可怜那些饺子,本来就是陪绑的,可还没煮熟就被倒掉了。连老朋友,这个为一碟醋包一顿饺子的策划者,心里都觉得不是滋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欲望之火难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