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头“虎鲸”

虎鲸是海洋的霸主,占据在海洋动物食物链的顶端,不管是海洋里的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不管是身体庞大的鲸鱼,还是凶恶的大白鲨,都是它的猎物。虎鲸的存在给海洋动物带来了危险,但也达成了海洋生物链的平衡。
当今人工智能世界,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虎鲸呢?我觉得很需要。这是客观需要,也是发展需要。上帝说“人工智能需要‘虎鲸’”,于是就来了一条“虎鲸”,这头“虎鲸”就是中国人的“深度求索”,英文名称“DeepSeek”。甫一问世,便在人工智能界掀起轩然大波,用西媒的话说:被杀了个措手不及。甚至导致华尔街对算力概念股的抛售,某华尔街中盘股基金经理称:“不仅英伟达暴跌,连电力股都大跌了,没想到冲击这么严重。”
特朗普对“深度求索”搅动纳斯达克一事表示,“深度求索”的出现“给美国相关产业敲响了警钟”,美国“需要集中精力赢得竞争”。并很快在白宫召见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召见内容肯定与“深度求索”有关,虽然二人此讳莫如深。接着便是美国众议院首席行政事务官向国会办公室发出通知,警告国会办公室不要使用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深度求索”的服务。
“深度求索”不仅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领先优势,重要的是成本低廉、效率更高。印度铁道、通信及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长瓦伊什瑙称赞“深度求索”,凭借低成本的AI模型对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透露“深度求索”即将部署在印度的服务器上。而“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CEO萨姆 · 奥特曼,在去年访印度期间,曾对印度团队计划以1000万美元构建类似模型表示怀疑,觉得这是一种浪费,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没想到打脸来的这么快。
美国科技巨头怎么也没想到,中国人仅用了550万美元就打造了这头人工智能的“虎鲸”,只是美国人的几十分之一,这让美国人很难堪。于是一套惯用的伎俩又出现了,污蔑涉嫌抄袭者有之,诋毁威胁安全者有之,拉帮结伙抵制者有之,叫嚣加大制裁力度者有之。还有一些海外媒体煽风点火、看热闹不嫌事大,更有一帮职业网络打手发动袭击,也有利用指控盗窃知识产权、抢注商标和声称要进行隐私调查等等,忙得不亦乐乎。这些虽在情理之外,却也在意料之中,一样的“气人有笑人无”。
美国曾经是“虎鲸”的创生大国,在很多高科技领域维持着霸主地位,相信假如“深度求索”出生在美国,肯定没有这么大动静,因为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可这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深度求索”偏偏出生在中国,这便动了美国人的奶酪,挑战了美国的地位,自然让它不舒服、不习惯,内心恐惧,感觉不安全,自然要找你的麻烦,甚至跟你找茬拼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何况已经被视为争霸者呢。这样说来,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面对群雄环伺,唯有创造更多的“虎鲸”,让它们不得不承认你的“虎鲸”地位,让他们习惯你的存在,就像百年前我们习惯它们的存在一样。所以,没必要跟争论,只有创造更多的“虎鲸”,虎鲸露出的牙齿,才能让它们闭上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