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传统生育文化还能恢复吗?
(2024-07-08 17:25:15)
有人提出,解决中国家庭解体和生育率下降问题,需要恢复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回归正统。否则中国的生育率将会再创新低,甚至会影响中华民族的生存!有那么严重吗?我看未必。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据纽约时报载文说,在美国有一半女性不结婚、不生孩子、不性交。她们认为,结婚对男性有利,结婚的结果是伺候男人,她们不接受这种不平等的婚姻。这可以被看做对传统文化中女性歧视和压迫的逆反或反抗,不过这种反抗太过机械,其结果必然会使女性本身遭到反噬。本来结婚、生孩子、性交,也是女性的天赋人权,却在争取女权的旗帜下被丢掉,这有点得之扶桑、失之桑榆。这且不要管它,只是这样一来,没有了另一半,就没有了家庭,没有了孩子,这日子还怎么过?在传统的中国人眼里,过日子过的就是人,没有人就没法还日子。
可这都是老皇历了。现在除了以色列为生存而鼓励生育,非洲和伊斯兰世界及印度还在积极生育之外,西方世界和东北亚地区都受时代潮流的影响,渐渐失去了生育的积极性,人口也在不断减少。中国因为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再加上迅速的工业化、高房价、高学历化以及女权主义的影响,这种思潮虽来得晚,但来得快,影响也很严重。有人说,中国家庭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土崩瓦解。这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也有一定道理。
我说有一定道理,是因为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大城市,确实出现了大龄剩女增多、离婚潮、不婚潮等现象。于此同时,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光棍潮”,女性生育资源不断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转移,导致欠发达地区生育资源短缺,这也是农村彩礼问题的社会原因之一。这种经济上的东升西降、南升北降,和城市化的迭代发展不断拉大与农村的差距,使农村男性结婚问题陷入死循环。城里男少女多,农村女少男多,正反方向的男女比例失调,加剧了婚姻与生育的困难,对中国社会的人口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
但我并不认为,这将导致中国家庭“分崩离析”。事实上,中国家庭的分崩离析早已开始,但这个家庭是对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和大家族而言,是寄生在农耕文明土壤之上,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大家族和大家庭的解体和家庭观念的淡化,也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没必要为此大惊小怪。现在农村都解体了,如果再过三十年,人们心目中的农村和乡愁可能都已不复存在,想留也留不住。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还抱着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不放,便是自寻烦恼。
至于能不能利用传统文化婚姻价值观和多子多福的观念来鼓励生育,我觉得正应了那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话,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基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意识,是不能左右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的人们的头脑的。
那就这样下去,看着人类在不断萎缩和减少,甚至消亡吗?人们又多虑了,生育是人的本能,这是不可能改变的。现在只是受到新的生产方式和新思潮的影响,这个思潮如果会给人类带来阻碍,社会本身会在发展中自然纠正,因为人类社会是受生存法则支配和决定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社会仍然没有摆脱为生存的时代,人类延续当然是人类应该思考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不受人类支配的,这是非主观决定的自然律。因此人们完全不必为一时的流行文化和新思潮的影响担忧。
人类是终究要灭亡的,但离我们还很遥远,现在还不是灭亡的时候,我们没必要杞人忧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