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假不能图热闹

(2024-03-17 11:23:30)
打假不能图热闹

 

自从有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央视每到这时都搞一场晚会,集中曝光一批假冒伪劣商品。今年央视曝光的假冒伪劣商品有八个,其中属“高科技”的商品有“制造水军的主板机”和“神乎其神的听花酒”,最令人不安的是“防火玻璃竟然不防火”、“偷工减料的灭火器”和“发出异响的宝马传动轴”,最令人恶心的是“梅菜扣肉里的糟心肉,最令人无奈的是婚恋平台套路深”和“网络借贷中的礼品卡猫儿腻”。

哈哈!刹那间,消费者原本已经放下来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随之而来的便是有司已展开执法行动的报道。看来央视这期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也取得了实际效果。

但我以为,这些违法企业和产品绝不是现在生产和发现的,至于生产了多长时间,发现后又“储存”了多长时间,人们不得而知。为什么不一发现就曝光、执法,非要等“315”才集中曝光、集中执法,难道就不怕走路风声,给造假者以掩盖事实或逃之夭夭的机会呢?这些信息如果“储存”的时间过长,期间一定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上当受骗,这无疑是纵容了犯罪。

想到这些,为了制造一个轰动效应,有些得不偿失了,让人觉得有点形式主义。虽然有一定的舆论效果,看起来挺热闹,可如果这些大招非得憋到特定时间才放出来,对打击假冒伪劣肯定是不利的。二十年来,每到“315”就有这一齣,给人以只有到了“315”的时候才打假、平常并不十分重视的印象,也给人“运动式”打假和“一阵风”式打假的感觉。既然是运动式或一阵风,就一定有停止和不刮时候,如此一来,造假者心里一定摸清其中的奥妙,每到“315”前后,便避其锋芒,静观待变,等风头过后,再揭竿而起。而打假者也一定会在风来之前,用上十足的力气,在风过之后产生歇一歇、放一放的想法,不自觉的麻痹起来。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是很可能的。

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了运动式和一阵风式的工作思路,可假冒伪劣和弄虚作假这些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却不是运动化或一阵风,而是无时无刻地进行着,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如果打击假冒伪劣运动化和一阵风,后果可想而知。不管是舆论监督,还是有司打假,都应该是一种常态化工作,有假必报、逢假必打、时刻准备着。打假不能“应时到节”,也不能攒够数再打,更不能只图一时热闹。

每年都有“315”晚会,每年都这么热闹,这对央视来说是好事,可对打假来说却未必是什么好事。正面看是打假力度不减,反面看却是假货层出不穷,那打假的效果呢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