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搭浮桥事件沸沸扬扬地折腾了半个多月了,信息一个接着一个,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今天张三出来说这样,明天李四出来说那样,到底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我的脾气有点急,遇事常常搂不住火,忍不住出来说两句,当然是人微言轻,连个小V也不是,所以说三道四没人注意,更无人问津,只是一吐为快。但痛快很可能是短暂的,因为信息迭出,昨天的信息很快被今天的信息否定,给你来个“打脸”,虽然咱这脸根本不值一打,但心里还是有些难受。
现在被打脸的人实在太多,比如这个私搭浮桥案,先是胡大V被打脸,后又是罗大V被打脸,接二连三地掉进了坑里,至于网上那些被反复打脸的无名之辈,则数不胜数了。到现在网上还不断有新的信息释放,新的说法层出,打脸还在继续,不得不说国人的脸真挺劲大的。
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呢?可能,一是互联网这个信息传递工具有问题,这个平台人尽可入,谁都可以说两句,带有各种不良情绪和目的的人蜂拥而进,各抒己见,将舆论场搅成了一锅粥。二是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存疑,到现在人们也不知道哪家的信息是真的,你也没有现场采访和亲身经历,耳朵里都是道听途说的“二手货”,于是自己脑袋里先乱了套。三是有关部门动作迟缓,不能及时披露客观信息,也没有调查结果,这里有自觉的成分,比如让“子弹飞一会儿”再说,也有主观上的因素,说“躺平”不太合适,但不作为的成分是有的。四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尤其是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社会事件,下功夫处理觉得不值得,不下功夫处理又压不住舆情,没有经验、没有把握,左右为难,左顾右盼,一级推一级,大懒支小懒。这是应对能力不足、不适应网络时代舆情变化的通病。
难道就这样下去吗?显然不行,什么社会问题如果都这样,像高铁掌掴、飞机霸座、私搭浮桥等等,在互联网上成了热点,简直就国将不国了。为什么一点屁事都闹得这样沸沸扬扬、鸡飞狗跳、反反复复呢?主要是没有得到主管部门发布的第一手的真实信息。
可明明主管部门发布了信息,网民们却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因为人们已经对有司失去了信任。这个世界上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内,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如果老百姓不信任你了,或者说你失去了老白姓的信任,你说什么都不好使,必然一事无成。失去信任容易,建立信任很难。比如“狼来了”,喊几遍之后,人们发觉上当受骗,便不再理你,再怎么招呼也没有人响应,那时你想让人们相信你,可能要花更大的本钱、费更大的力气。
但不管成本多高,这个信任还是要建立,往大了说这是执政之本、稳定之本、为人之本,往小了说这是平息各种舆情的关键所在。在这些问题上,有司要积极作为、勇于作为,不能面对汹汹舆情而无动于衷,任其发展蔓延,扰乱人心,影响和谐稳定。那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做派是要不得的,这样四平八稳的领导应该让他去钓鱼、去种白薯。
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说是信息时代已经不合适了,已经是智能时代了,可有关部门和有关人,还在那里装傻充愣、装疯卖傻,就这点屁事颠过来倒过去的折腾了半个多月也没个准稿子,真实笨蛋加三级,还干不干一点正事呢?
可与有司的慢作为或不作为相反的是,网友们却闻风而动,随之起舞,正应了那句俗话“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主意多”,一时间七嘴八舌、九言十语,不管掌脸的巴掌有多狠,也不管挖的坑有多深,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这真成了国际笑谈。没见人家外网上,今天拾个乐,明天逗个哏,都成了站在河边看娶媳妇的甲鱼。可这能怪人家甲鱼吗?
网友们对这些事的关心没毛病,无非是要寻求公正和正义。这其实很简单,只要有司秉持公心,积极作为,就不难做到。当然,也要尽快适应网络化、智能化的新环境,适应新条件下的舆情变化的快节奏,适应新时代民情民意的新要求。这些都是应分之事,并非额外要求。
呵呵!我读替你们着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