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棋不语

(2023-05-03 18:28:38)
观棋不语

老朋友看到我的博文《“过河卒子”刍议》,问我:“你会下象棋么?”我答:“会下,但水平一般。”老朋友说:“看了你写的过河卒子一文,说弈者对卒子不重视,便知你不是高手。真正的弈者对卒子是很重是的,在人家眼里卒子真的就是当大車来使用的。”

细思之,老朋友的话很有道理。如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或者历史上有大作为的将帅,哪有不重视士兵的道理呢?中国古代兵家吴起,就以善待士卒而闻名,不仅与士兵同吃同住,士兵身上长疮,还会为之吸吮之。汉代飞将军李广,更是以善待士兵著称,平常与士兵打成一片,同行同止,每遇战斗,身先士卒。三国蜀汉大将关羽,也是以善待士卒博得美名。很简单,善于带兵的人都知道,只有关心士兵、善待士兵,才能为之所用,死不旋踵。

那士卒呢?对善待自己的长官必然是言听计从,令行禁止,指哪打哪,毫不含糊。只有这样才能打胜仗、立战功,得到晋升,获得爵位。秦国所以能统一六国,除了制度优势这个软实力外,主要靠秦军这个硬实力。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如果一个将军不想让自己的士兵怂一窝,必须关心和爱护士兵,从人格上给予平等认同。如果将军轻贱士兵,那士兵一定轻贱将军,执行起军令来也会打折扣,那还有什么胜算呢?士兵是军队的主体,多精明的谋略,多高明的战术,哪怕是算天星诸葛亮的计谋,也要靠士兵来执行和落实,如果士兵不跟劲,将军们一定是趴着拉屎——使不上劲。所以一个真正的弈者,一定对卒子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不能轻贱卒子。我对老朋友的意见深以为然。

老朋友又聊起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不同之处。国际象棋里的士兵是八个,比中国象棋多三个。除第一步可以根据需要走一格或两格外,以后就只能一步走一格,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也不能横行。只有在吃子时,能够左右斜吃,斜吃的同时可顺便左右斜行一步。国际象棋的棋盘里没有楚河汉界之分,兵的走法也没有境内境外之别,可一路走到底线,便迎来了兵的高光时刻,也是国际象棋的兵区别于中国象棋的卒的最大特点。兵在拼杀到底线的时候,可以变身为除了国王的任何一个棋子,而且变成谁就具有了谁的功能,这叫“升变”。

那升变为谁更合适呢?这就不得不交代一下国际象棋里国王、王后和象、马、車的走法了。中国象棋里的老帅和士与象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人们总结其它棋子行走的口诀是“马走日、象走田、炮打隔棋子、車走一溜烟。”国际象棋里国王的走法是横、直、斜走均可,但每步只可走一格。王后的走法是横、直、斜走均可,每一步的格数不限,但不可越过其他棋子。車又称“城堡”,走法是横走或直走,格数不限,但不可斜走。象又称“主教”,象只可斜走,格数不限,但不可转向。马又称“骑士”,走法与中国象棋相同,只能走“日”字,但没有别马腿一说。

了解了国际象棋的走法,你会觉得哪个棋字最具优势了。对了,是王后。王后是横、直、斜走均可,而且每步的格数不限,可以说,王后在国际象棋里是最强大的。小兵一旦变身王后,就具有了王后的功能,不仅进退自如、纵横捭阖,还能斜行冲刺,突然袭击,其能量远非車可比。因此,冲到底线的兵必然选择变升王后。

较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里有王后,这个王后虽然地位不如国王,却比国王强大,说明人家对女性的重视。而中国象棋里根本就没有王后或帅夫人之说,打仗完全是男人的事。重要的是,人家的兵可以“变升”,与中国象棋里的卒完全不同,咱们的卒始终是个卒,一路短兵相接拼杀过来,也还是个卒。原来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就体现在国际象棋里,只要拼到底便会有当王后的希望。

顺便说一下,国际象棋里的国王、王后和象都可以满盘行走,不像中国象棋里老帅成了坐在田字城里的泥胎,遇到危险也是躲躲闪闪,没有一点主动性。士成天窝在城里看家护院、左右支应。象不能过河向对方发起进攻,在田字城外不着边际地飞来飞去,其作用只是当炮架、别马腿和为老帅当子弹。这老几位不管前线打得多热闹,从不上前帮忙,只在城里干等,如遇敌军兵临城下,身在前线的車马炮都要撤回救援。你看,这个老帅不仅起不到助攻的作用,还总为前线进攻掣肘。

中国象棋里的老帅只在朝廷里端坐,很少率军亲征,还符合中国古代战争的特点。别以为老帅亲自出征是什么好事,古代除了开国皇帝御驾亲征者外,那些守成皇帝御驾亲征的大多以失败告终。最著名的是宋太宗赵光义,那年御驾亲征大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自己还被弓箭射中,最后死于箭伤,从此再无取得燕云十六州之可能。大明明英宗朱祁镇那年御驾亲征瓦剌,在土木堡被瓦剌打得大败,不仅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了俘虏。原因不外两点,一是皇帝不懂军事,御驾亲征往往以皇帝之尊干预军事行动,而将领们又不得不听,外行指挥内行,焉有不败之理?二是皇帝御驾亲征必然分散了军队的注意力,本来应该以对敌作战和消灭敌人唯要,可皇帝一出来,就会改变军队的重心,将保卫皇帝作为军事的重点,皇帝成为军队作战的累赘。如果再遇到一个无知的讲排场的好大喜功的皇帝,那多智慧的将军、多勇敢的士兵,也挽救不了失败的命运了。这可能是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在象棋中的体现吧。

还是回到开始时的话题。你看国际象棋里兵的变升有点与秦国军队士兵作战以斩首敌方士兵的首级获取爵位类似,谁斩获的首级多,谁获得的爵位越高,这给士兵精神上带来极大刺激,因此秦国军队腰里挂着斩获的首级,冲锋陷阵、奋力拼杀,几于疯狂。谁也不能小看了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的作用啊!

那中国象棋里的卒子与国际象棋里的士兵那个更好呢?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愿意当中国象棋里的卒,而不当国际象棋里的兵,虽然中国卒永远是个卒,拼命到底也没有“变升”的机会。可中国的卒比外国的兵机动灵活,虽每步只走一格,冲过界河后便可左右横行,吃法也比较多样。如果遇到孙武、吴起、诸葛亮那样的弈者,说不定还真能顶大車呢。

可话又说回来,象棋就是象棋,不能与现实完全类同,只是举出一两个特点相比较罢了,但愿能从中得到启发。可士兵还是士兵,卒子还是卒子,他们的作用和重要性永远不能与将军相比。中国的卒子很实际,从当兵那天起,就想着打完仗后回家过“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可没有当将军的野心啊。

 

老朋友在这里侃侃而谈,比较了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异同,因我对此知之不多,只能“观棋不语”,却也从中受教良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发呆大赛有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