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想回故乡了

(2023-02-02 00:43:27)
我不想回故乡了

我不想回故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回乡也不象前几年那样心盛了。再有就是曾经相识的长辈们多已凋零,同龄人也因见面较少而少有交流的话题。隔辈人认识的更少,即使见面也互不相识。这些年农村的生活好了很多,乍富起来的人们,让人感觉从骨子里生出了一些傲慢,见面时已不象以前那样热情,常常几句话过后,便让你心生郁闷。

当然,这也有我自身的原因,在时过境迁的今天,还想找回过去的感觉,那种城里人与下乡人的层次感,这或许永远也找不回来了。

故乡人已经不是想象中的乡巴佬,生活富裕了,眼界开阔了,人人手里都有手机,家家都有电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一些外出求职者和打工人,已经完全融入了城市,很多家庭在城里和村里都有房,享受着城里的喧嚣和乡下的宁静,成为城里和乡下的混合人,这在一些接近城市的地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虽然我有些不适应。

记得五、六十年前回家乡,进村时当街的人们会投来异样的眼光,继而交头接耳,很多人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会跟你打招呼,嘘寒问暖。进家后,周围邻居的孩子们便闻声而至,或邀你上他家串门,或给你讲身边的故事,或教你如何游戏,各个脸上露出真诚而腼腆的微笑。现在人们见到城里人也不象先前那样热情和好奇了。在街上相遇没有了亲切的微笑,有时四目相对,互相注视,然后眼光错开,各走各的路,连一句招呼都不打,那表情比城里的街坊邻居还冷漠,或许这是城市化和工商化的必然结果,不仅颠倒了物质存在,也颠倒了精神世界,人们不像以前那样朴素纯真,变得有些市侩和庸俗了。

现在最尴尬的是与故乡人聊天,没说两句话,便扯上他家孩子或亲戚大学毕业后到北京或上海或深圳发展,哈哈!人们都爱用“发展”这个词,不管是真发展还是假发展,有发展还是没发展,也不管是送快递,还是做保安,都叫发展。有的年薪数十万或上百万,过节时开着劳克莱斯回乡,不管有关系没关系,仿佛就跟他自己发展一样。那天与本家一位长辈见面,话没说两句,便扯到他孙子在城里检察院工作,已经是一位初级检察官,前途不可限量。这让我有一种灰溜溜的感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嘻嘻哈哈地恭维着,说几句违心的屁话来应对。

人就是这样,既然出来混,就要出人头地,耀祖光宗,如果没混出个人五人六来,有什么资格回乡说说道道呢?这时我才体会到,项羽在灭秦之后为什么不在咸阳登基坐殿,非要东归故里的心理症结所在。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给人看的,尤其是给故乡人看的,不能光让你们看见我光屁股下河洗澡,更要人你们看到我穿上莽龙袍。

过去城里人到农村,都想体会一下农村的田园风光,鸟叫蛙鸣,乡土人情,如今这些大自然的情趣,不仅对城里人、对农村人来说也渐行渐远了。在乡村的城市化进程中,不仅终结了农耕时代的田园风光,也终结了乡土人情,更是终结了残存在人们记忆中的诗与远方的遐想。面对一个支离破碎的农村,新的格局没建立起来,原有的样式已经残破,与物质相对应的精神方面,也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精神上也变得支离破碎了。

我把这些想法跟本家兄弟说了,他有些惊讶地说:“这些人情世故的变化,早在分田单干时就产生了,没有了集体生产和生活,人们有了各自的目标和奔头,一天到晚忙着自己的营生,互相之间的交流自然就少了,人情关系的淡漠也是必然的。你那些儿时的回忆,跟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可比性了。”是的,故乡变了,我也变了,变得互相都不认识了。

总之,我不想回故乡了,故乡已经不是我想象中的故乡,一切都已经离我远去,而且永远也回不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狗尾续貂之举
后一篇:有请大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