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靠制度和影响力推动学校发展---北京市第五中学挂职学习感想

(2015-10-20 15:01:28)
标签:

教育

文化

       靠制度和影响力推动学校发展

---北京市第五中学挂职学习感想

陕西省洛南中学   郝云峰

深秋季节,北京已有一些凉意。按照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安排,我细细地安排了学校的一切,于20139221003分踏上了开往北京的G 656次列车,怀着一颗急切而真诚的心前往北京市第五中学挂职学习。

这是我12年来,第26次外出专业学习了,与前几次在清华、北大和北师大学习不一样的是这次是挂职学习。作为一名来自陕西秦岭东段南麓大山深处的校长,我真的想了解和学习北京这个世界大都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学校,短短一周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我们听取了校长的介绍,参观了学校的一切,参加了校务会、教研组长会、升旗仪式、运动会、高一高二年级月考,深入课堂听了10节课。(924日上午第三节9:40李刚老师上的高一(3)班的语文,第四节10:30熊丹老师上的高二(6)班的数学,第五节11:20杰老师上的高二(7)班的英语;924日下午第一节1:20张奕老师上的高一(8)班的物理,第二节2:10孙炜老师的高一信息技术;925日上午第三节940张旭宁老师上的高一(3)班的化学,第四节1030王敏老师上的高二(8)班的化学,第五节11:20李怀军老师上的高二(1)班的物理;925日下午第一节1:20边晔老师上的高二(1)班的语文和第三节许艳老师上的高一的音乐)。和众多的老师、学生进行了交谈。住在学校附近,吃在老师灶上,在学校提供的专用办公室办公,这一切都为我向五中学习提供了最优厚的条件。

   北京市第五中学基本情况

北京市第五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始建于19285月,1961年因教育教学质量优秀被市政府定为重点中学。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以人为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名校”。

学校座落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细管胡同100米处,学校本校区占地18900平方米,现有教师136人,学生27班,1200人。综合楼有1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和宽敞的学生阅览大厅,书刊借阅实现计算机管理。图书馆藏书10万多册,阅览室订阅的报刊杂志几百种。教师宽敞明亮,单排设计避免声音干扰,采用最为先进的地热采暖空调,走廊宽敞明亮便于学生课间活动。学校建有乒乓球馆、心理辅导中心、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形体教室、健身房、通用技术教室、物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科技教室等专业学习场所。附属楼还建有体育馆和学生餐厅,有500平方米的多媒体阶梯教室、祥云小院和读书吧。主楼大厅顶层有直径8米的天文观象台,里面安装了国内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学生的“凤鸣”电视台可以通过闭路电视系统向全校各班转播节目。

学校被北京市政府授予“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北京市教委“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先进集体、“文明校园”、“德育先进集体”、“教育科研特别奖”、“中小学科技活动示范校”、“电化教育优类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授予“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在北京人眼里北京市第五中学是和谐的校园,更是育人的沃土!是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是学生们健康成长的田园!

校长张斌平生于1972年,陕西西安市人,男,大学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五中任历史教师。2009年在北京市第五中学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曾获全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参加编写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先后主持“十五”东城区高中教学综合性研究,负责“十一五”校本研训与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担任北京教育学会高中新课程试验项目专家、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主讲教师、教育部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专家。2006年以来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二 北京市第五中学办学特色

(一)教师全面育人,教有特色

1、优秀教师群体,严谨教学风气。北京市第五中学以建设学习型教职工队伍为目标,形成学风良好、业务精湛、师德高尚老中青结合的教职工队伍。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价值观、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学生主体的学生观、开拓创新的教学观。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6人,其中高级教师65人,占48%。其中13位特级教师,人数在东城区第一。市、区级骨干教师41人,在东城区实力最雄厚。

2、课程改革试验,成绩获得认可。作为北京市课改样本校,北京市第五中学始终走在北京市课程改革的前列,在重视高考科目的同时,还非常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鼓励教师人人参与开发校本课程,开办了数十门特色鲜明,深受学生喜爱的校本选修课程。学校还形成了系列综合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验班提供优秀师资,根据实验班学生特点,量身定做专门课程和课外活动。实验班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等次、获奖人数在东城区名列前茅。200811月北京五中代表北京市接受国家教育部课程改革调研,获得好评。

3、教育科研领先,成绩效益显著。学校坚持教育科研导向,连续多年被评为北京市教科研先进单位。五中教职工做身边的教科研,做鲜活的教科研,人人参与课题研究。近三年撰写论文391篇,出版读物152册。近五年教科研获奖总计国际奖1项、全国奖32项、市级奖91项。

(二)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点

北京市第五中学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注重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狠抓课堂教学,倡导学生主体参与,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一贯坚持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高考升学率多年达100%96%以上的学生考进重点大学。2009年高考获东城区第一名,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列全区前茅。2010年高考,齐肇楠同学获北京市文科状元,同时取得五项单科、东城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学校每年都有学生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信息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如2007的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的一等奖贺行舟、任诚,全国中学生化学联赛一等奖张旭鸣,2008年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的一等奖汪啸尘等同学。

2005年学校被北京市教委评为“金科技团北京五中分团”,2007年,学校民乐团被批准为“北京市金帆艺术团”。从2000年开始,学校每年都有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等国家级科技竞赛的一、二等奖,多名学生代表北京中学生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丹麦青年科学家竞赛”等国际科技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2005年、2007年、2008年、2010年北京五中学生张博钦、刘畅、钱君岩、李天予分别获得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010年贾润东同学获得“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提名奖”,此项奖全市每年只有5名学生获得,是北京市中小学生的最高荣誉,学校历年累计获市长奖人数列东城区第一,北京市前茅。

北京五中还与德国柏林贝尔塔中学、澳大利亚圣约瑟夫中学结成友好校,并与法国巴黎佛瑞中学、纽伦堡维尔施台文科完全中学友好交流,与香港伊里沙伯中学结成友好校并组团相互访问。

  北京市第五中学挂职学习感想

1、校长要有先进前言的教育思想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首先就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是学校的之魂,思想是校长之魂。校长没有思想,学校便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内涵,没有发展方向,没有美好未来。

校长如何将教育思想变成教育现实?一是将思想转变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二是将思想物化为学校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化激励教师合乎期望的教育行为;三是将思想传递给教师,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校内思维碰撞等途径,让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逐步把教师引上预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状态。

2、校长要有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教育情怀”包含对教育的感情责任理想和胸怀。对教育的感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爱”。这种“爱”包括爱学校、爱老师、爱学生、爱社会、爱自然、爱国家乃至爱人类。对学生的爱,不仅仅包括对学习好的学生要爱,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也要爱,是一种对生命的爱,是人间大爱。有了深深的爱,才会产生对教育的强烈的责任感,才会萌生自己的教育思想,才会具备宽广博大的胸怀。对教育没有爱、没有感情、没有责任、没有理想,把教育当职业去应付而不是当事业去追求,这样的校长是不可能办好一所学校的。

3、校长要有澎湃不已的创业激情。“激情”即强烈激动的情感。创业激情即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不畏困难、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勇创一流的精神状态。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作为校长,最重要的是应该有一种激情,应该有一种创造的冲动,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激情可以产生动力,激情可以产生灵感,激情可以激励创新。校长具有持久的激情,学校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没有了激情,   校长便会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并且这种精神状态会传染给师生,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                               

4、校长要有持久如一的学习习惯。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本质上说是学习力的竞争。著名经济学家泰普斯科特说:“未来的领导就是领导学习,未来最可能的竞争就是克服障碍学习,最好的领导不是下达命令,而是建立让成员扩展能力的组织”。不管是一个人、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不断取得成功,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坚持读书学习。学校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任,一校之长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放在职业生命的首位,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不仅自己坚持读书学习,还要引领教师读书学习,建设学习型学校,培养学习型教师

5、校长要有卓越非凡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校长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目前的校长可分为三类:“人治”校长、“法治”校长、“文治”校长。“人治”校长即靠人去管理,大事小事校长一人说了算,校长整天忙忙碌碌,管理效益却不高;“法治”校长即靠法规和制度去管理,学校基本上运转有序,但缺乏人为关怀;“文治”校长即在法治的基础上,实行文化管理,师生遵规守纪成为自觉,其中还充满着人为关怀。

“法治”应体现民主化、精细化。民主化即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展民主,让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参与决策和管理;精细化即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实现无缝隙覆盖、无障碍运转、无折扣执行。“文治”即营造一种学校文化,用文化规范行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这种文化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这种文化虽有制度约束,却有操作无痕,充满平等、关爱、互助,师生员工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中能够体味到快乐,感受到幸福。

6、校长要有开放多元的办学视野“视野”即视力所及的范围。校长办学,不应把眼光局限在本校、本地,而要放眼到全国、全世界,有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否则,就会目光短浅、思想保守、封闭办学,学校的发展不可能提升层次。校长的办学视野体现在前瞻的办学理念,长远的办学目标、灵活多元的办学策略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

7、校长要有深度挖掘的研究能力。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寻求问题答案、探究未知世界的一种过程。研究是新时期校长重建教育理念、提升管理智慧、突破发展瓶颈、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校长要在治校上不断超越自我,必须重视研究、乐于研究、善于研究,通过深度的研究,不断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推进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

校长应研究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教育视野下引领学校发展;应研究学校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提升效益;应研究课程、课堂、教学,提升课程领导力,提高教学质量;应研究教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应研究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8、校长要有专业水准的写作能力。写作是人们有意识使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人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是组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过程。通过写作,人们可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思想信息、能够锻炼思维、培养品格、提升境界。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曾断言:“在这个文字越来越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写作是一个校长走向成功的必备能力,而且这种写作要具有专业水准。

 

2013927日完稿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细管胡同如家酒店434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