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八步”教学模式简介
(2015-11-08 22:52:55)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学校课堂生活的质量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成效。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四环八步”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优点:
•基本程序:
第一节、自学感知环节
1、情景导入
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教师在引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可时间过长)
(1)引史讲故法。 (2)开门见山法。
(3)制造悬念法。 (4)以旧引新法。
(5)创设情境法。 (6)类比迁移法。
(7)实物演示法。 (8)生活教学法。
2、提出目标
课前制作好的教学目标,用多媒体或者小黑板的形式让学生看。学生从整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注:教学目标是本节课所要达成的结果或者标准,所以课堂目标的确定一定要具体,不可模糊不清,可操作性要强。
3、明确目标
学生有目标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通过教师展示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主要的内容,明确学习的任务和方向,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下一个环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科学分配时间提供帮助。这个环节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节省时间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读书自学
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自读教材。这种自学既是认知性学习,也是情感性学习,较一般性泛读不同,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仔细、认真的阅读,做到领会教材的内涵、掌握三维目标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也运用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渗透了自己所感悟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其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节、质疑探究环节
1、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巡回指导。
第一、参与: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团体中的一员,与学生一道学习。
第二、倾听:到学生中去,倾听他们的研讨和交流,适当做一些记录,有时参与他们的研讨,给予方向指引、方法指导等。尤其是要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
第三、关注: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关注那些学困生,适时给予指点。
通过教师的巡视,要了解学生的自学障碍,引导优等生自主发展,重点对学困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并为下一步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打下基础。
2、学生个体质疑
质疑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于不疑外有疑是进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育家也提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自己解答的观点,让学生自己质疑,有利于开启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质疑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质疑阶段可表现为:浅层质疑、深层质疑、联想质疑,这是教学问题的发端,也是学生进步的开始。
3、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结合巡回指导时掌握的学生自学情况以及个体质疑情况,依据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对学生经过认真自学、质疑后尚不能发现的问题进行设计,拓宽和深化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要诱导学生学习的思路,指导学生思维方式和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思考。
4、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自学情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此时需要参考教师所提供的方法和思路。此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第三节、合作释疑环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这里的合作学习主要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之间的互动,主要是互相探讨、解答在自学过程中彼此的疑难问题,其实是一个兵教兵的过程。
2、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指导
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精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组内分工以及高效的组内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积极合作和交流。
3、师生合作探究
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巡视,检测合作学习中学生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和学生共同进行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让学生找到规律,明确方法,而不是就题论题。
4、教师精讲点拨
"精讲"原则就是老师以导演、指挥的身份,进行诱导、点拨。教师通过对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了解,梳理学生的薄弱点和难点,然后讲深、讲透。学生会的少讲或不讲,碰到"疑难杂症",教师循循诱导,适时点拨,"精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讲”内容要结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把课本中较为重点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引导学生对所复习要点进行讨论、归纳、总结,然后释疑解难。第四节、拓展运用环节:
1、设计测试、当堂训练
教师根据本节课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当堂检测,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巡视、检查,了解学生 “堂堂清”的达标情况。
对教师要求:①课堂检测时间不少于8分钟;②检测题目要紧扣学习目标,试题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必做题和选作题或思考题,对学生分层要求。
2、 归纳总结、揭示规律、拓展运用、综合提升。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归纳总结知识、揭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产生策略,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在基本应用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教师要及时鼓励和提升;同时也会暴露出学习的不足和疏漏,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加强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诊断矫正。
最后师生共同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全面地回顾总结,在回顾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回顾总结。
模式的优点:
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突出了目标的导向作用,学生学习方向明确,通过测验,教师马上弥补其不足之处,学生掌握或理解的程度高,提高了教学质量。
4、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在自主性学习课堂中,师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和谐关系。
困惑:
1、如何让学生在紧张积极的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开展“兵教兵”活动,最终解决问题?
2、通过提问、质疑、讨论、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的暴露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但问题多了,占用课堂的时间就多了,怎样保障教学进度,怎样做到高效课堂?
3、教师点拨时,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让学生在讨论后自己讲明白。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只点拨、更正、补充疑而未决的问题;这个度该如何把握?
只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便会逐渐发现思考中的学生最美,思考中的学生最可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够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每一个学生在我们这里都可以成才.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