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课题: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2018-03-05 09:47:3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论坛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立项号 |
2017XKT-ZXWL056 |
课题名称 |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
负责人 |
刘文震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西安市育才中学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一、前阶段课题研究的概况 1.确定了课题研究内容及方向 在物理课堂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教学平台。使学生在探究中,领悟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感受合作学习和问题学习,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研究,逐步培养收集分析数据、交流表达等能力,提高观察的敏锐性、细致性及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体验成功,享受乐趣。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效果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也有利于广大物理教师从接受新课程教育理念向实施教育行为进行转化,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真正转变。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下的研究内容: (1)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确立需要解决的问题。 (2)立足教材,以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为出发点,整理教材上的所有实验,并做分类,从中选出适合探究式教学的目标实验。 (3)以备课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的方式,小组共同讨论:所选目标实验在探究式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针对我校学生的探究实验,如何设计问题来引导探究过程。在此基础上,初步得出探究方案。 (4)所有目标实验,组员们要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如果是实验方案有不妥之处,组员们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寻找最佳改进方案;如果是实验器材的问题,我们需要实验室及时调整,或者更新器材,直至实验能得出最佳效果。 (5)就重点目标实验,每学期有目的的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课”。全组教师参与听课,对上课效果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课后集中评课,大家及时指出本节课的闪光之处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重点讨论如何改进,最终形成方案。 (6)整理所有目标实验的探究方案,让它成为今后探究性实验的校本教才。 2.明确了课题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内容,一是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若干个典型案例,试图寻找最佳探究实验方案。二是采用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期间,全体课题组成员每月集中交流一次,及时总结并记录。 3.已完成的研究过程 3.1准备阶段(2017年6月—2017年7月)在课题组成员学习及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学物理学新课程标准及必修和选修教材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重点探究实验。制定研究计划。 3.2实践阶段(2017年9月—2018年3月)对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典型课例进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和教育教学反思。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随时掌握实验效果。按照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各个操作要点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3.3已完成的微课成果: 成果一:
1.
2. 成果二:开发具有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意义的物理实验微课 例如:微课“选修3-2电学实验”系列实验微课程的开发 4、课题组活动开展情况 2017年6月自主研修课题相关理论文献,学习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收集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典型案例,微课的制作理论。通过对核心素养下实验教学的相关问题的思考,确定研究课题,完成了课题立项申请书,写出了开题报告,制定出实施方案。 2017年9月,分年级对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开展和微课使用情况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物理实验开设和利用微课教学现状的看法。2017年9月完成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现状问卷调查。2018年2月完成物理必修1和必修2探究性实验案例的总结。 二、前期课题研究的实施经验 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建构主义理论》、《2017年物理新课程标准》、《多元智能理论》、《核心素养的制定和解读》等,这些学习使我们明确了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由教书向育人转变的新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每次活动实行点名制度,并要求全体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进行学习记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通过学习和研究,教师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观念也发生了积极转变。 (2)及时总结经验,强化过程管理,不断改进和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让课题研究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教学的实际,走进学生学的实际;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是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3)妥善处理课题组与学科组的关系,提高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课题组每月仅活动一次,因此单纯以课题组活动开展研究,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我们以学科组活动为主,让课题研究自终至终地进行;以课题组活动为辅,搭建交流平台,进行各子课题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从而大大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三、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1、形成了必修1和必修2两个系列探究性实验案例的总结,形成了适合校情和学情的实验案例集,供学生能自我探索,促进反复学习。 2、转变实验教学模式和思维,探索微视频与学案的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的作用。 3、 4、制作学生调查问卷,验证探究实验案例模式下的学习效果。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存在的困难:(1)由于实验教学的组织和有效性问题(主要是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弱、费时费力)是一个需要持续培养和提高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难度不断提高,这给实验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2)该课题研究效果有一定的滞后性,有些研究对象还会出现反复,这对研究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影响;(3)由于时间紧,学校工作任务繁重,前一阶段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部分研究成果及课件、教学设计、教学随笔等没有及时总结上传。 具体存在的问题: (1)教学任务重课时紧张、实验教学费时费力的矛盾冲突的问题 (2)教师新旧理念接受的矛盾 (3)学生实践能力参差不齐 解决思路: (1)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多在实践中搞研究,多和专家交流,对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逐项解决; (2)做好长期研究的准备,对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分阶段做好规划,逐步实施 (3)决定在后一阶段继续做好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上传资料和研究成果; (4)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研究成果的指导价值。 (5)加强与学生和教师的沟通,真正抓住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主要作用,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并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实验教学策略。 |
||
能否按期结题 |
认真准备,按时结题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此栏请课题负责人填写指导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指导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