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是怎样的?

(2017-08-03 08:21:36)
标签:

教育

分类: 资源共享
英国是最早关注核心素养的国家,但其实在英国,他们不是称为“核心素养”,而是“核心能力”。英国修订国家标准的时候,提出“跨学科核心能力”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他们还提了另外一个概念,称为“关键能力”。在英国,“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素养,是一个基础性的要求。
澳大利亚表述为“7种核心能力”,它其实把英国的跨学科核心能力具体化提炼出7种。
2002年,美国提出了“21世纪技能”,这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关于核心素养的表述,到现在也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总体目标。
欧盟提出了一个核心素养的框架,这个框架是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分成三个维度,即“个人发展”“社会融入”和“经济生活”。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提出了一套核心素养的标准,它主要强调人要学会与工具、与他人、与机器、与职业工作打交道。
日本的核心素养是“德知体”,有点类似于我们国家的“德智体美劳”。
新加坡提出一套很复杂的核心素养,其中的基本内容称作“新21世纪技能”,是在美国“21世纪技能”的基础上提出的。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核心素养归纳为“工具性素养”和“人文性素养”(“人本性素养”)。所谓“工具性素养”就是人要找工作,就是把学习的技能当成生存的工具,但是应该更强调“人文性素养”,包括个人修养、个人生活信条等等,认为这是最根本的东西。
2016年,芬兰也提出了七种核心能力。

而在我国,“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各学段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美国的“21世纪技能”其实是很复杂的系统,大体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学习和创新技能,可以理解为一个不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包括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二是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涉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三是生活与职业技能,就是适应社会,发展职业技能,培养在社会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将“21世纪技能”作了简要的概括,称为4C技能,即“评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Critical Thinking & Problem Solving);“创造性与自主学习能力”(Creativity & Active Learning);“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Communication & Cooperation)以及“跨文化理解与全球意识”(Cross-culture Understanding & Global Awareness)。
 


 (以上内容根据李亦菲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2017创客教育资源开发者大会”上关于“面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创客教育”的报告整理。)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学会”微信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