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思路及实施步骤
(2015-10-09 07:35:23)分类: 优秀论文 |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通过师德教育及教师心理健康辅导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2、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科教学专业化水平发展。
4、编写校本教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发展水平。
5、形成以课题研究为带动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范式。
5、形成网络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综合提高模式。
6、形成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一般理论、方法和途径。
7、提高教师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在教师专业领域范围内,用专业水准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本课题研究在我县教师原有的专业水平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使教师在知识系统、教育能力、研究能力、师德素养等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在注重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
1、调查分析我县农村教师队伍的的现状和需求。
以我县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了解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现状,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探究我县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研究让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自主的实现专业化发展。
(2)、研究教师校本研修的专业发展方法,研究如何让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开展培训行动研究,创建城乡教师学习、交流平台,建立校际合作联盟关系,构建和优化我县教师的培训模式,从针对性和实效性层面开发、整合各种资源。
4、研究永寿县教师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和完善。
5、形成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一般理论、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师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在教师专业领域范围内,用专业水准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七、课题研究基本思路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5、6----2015、7),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和领导小组。制定、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开题。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学习,组建调查组,拟定并印制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
2、调研阶段
3、行动研究阶段(2015、10---2016、8)
(2)开展校本研修、教师培训、网络学习与交流、编写校本研修教材等研究工作,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3)课题组成员搜集整理和分析本课题研究进程的反馈信息,做好课时科研日志。
(4)课题组成员结合教研活动,指导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实践一种教育理念,解决一个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提供一个研究课例,编写一套学期验收试题,设计好一个优秀教案及课件,写理一篇深刻的教学反思。
(7)课题研究所涉及到的中小学教师(包括研究人员)把学习体会、研究新得、阶段成果、教育反思、教学日志、教育随笔、教学案例、科研日志、科研反思等材料发布到课题研究的网络交流平台上,起到专业引领,经验分享、反思提高、共同发展的目标。
(8)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期要提交一项成果,能够代表自己专业水平教育论文、阶段总结、研究报告等,争取在教育期刊上发表。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