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新教师同课异构活动

宋埠小学同课异构之新教师赛课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新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新教师的整体素质,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平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实行)》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上课常规优化管理,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新教师整体素质为根本,以教学质量在课堂、新教师成长在课堂为活动宗旨,坚持立足岗位,有机整合,突出重点,实在有效,力求特色的原则,扎实有序开展新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加大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管理行为,促进有效教学,提升宋埠小学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新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新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同课异构力求能体现教师个性和风格。
三、活动原则
1.新教师参与原则:同课异构活动涵盖语文学科新教师,在展示环节要求全校语文老师人人参与,让新教师全员得到锻炼和提升。
2.注重过程原则:同课异构活动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做好新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实事求是原则:同课异构活动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立足实际,重视差异,关注发展,突出激励。
四、同课异构对象
2017学年第一学期新入职的语文新教师
五、活动内容
参加活动的教师根据教务处指定课题——《青蛙写诗》,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课改理念认真准备一份教学设计。
2.同上一节课
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师执教同一个年级、同一个教学内容, 因为教师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经验的和教学对象也各不相同。这样老师们就有了讨论的材料和研究的问题,从而彼此学习,共同提高。新老师上课时要体现温州市语文学科“上课常规”基本要求和具体课型具体要求,并努力将具体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
3.同听一节课
陈燕舞、陈慧、任银肖老师参与共同听课,并且从三位新教师当中评选出一位教师开展示课。
4.同评一节课
同组教师(包括执教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学生的理解,对执教教师的教学活动谈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推动广大教师在学习业务、探索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等方面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推动了学校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
六、活动的步骤
1.第11周,制定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并积极向教师宣传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正确认识同课异构对提高我校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处,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之中。
2. 第12周,组织实施,分为以下几步:
(2)实施教学,集中听课。第12周的周四上午第二节徐蓓蓓老师在一年二班任教、第三节周金璐老师在一年三班任教、第四节程梦雪老师在一年一班任教。陈燕舞、陈慧、任银肖参加听课评选活动。
(3)阐述观念,评选展示。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后反思,然后评委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学生的理解,对执教教师的教学活动谈出自己的感受,并且从三位新教师中选择一位老师开展示课。
(4)互动研讨,总结提高。第14周,评选出的新教师重新选择课题开展示课。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http://s2/mw690/006dqhFSzy7gB1HVVcZ11&690
http://s4/mw690/006dqhFSzy7gB1InQrNb3&690
http://s2/mw690/006dqhFSzy7gB1IUlC9b1&690
http://s7/mw690/006dqhFSzy7gB1JsYOq36&690
http://s12/mw690/006dqhFSzy7gB1K2xPJfb&690
http://s9/mw690/006dqhFSzy7gB1Kxt3i38&690
http://s8/mw690/006dqhFSzy7gB1L4AU717&690
http://s10/mw690/006dqhFSzy7gB1LS6j719&690
http://s16/mw690/006dqhFSzy7gB9dtEnR6f&690
http://s5/mw690/006dqhFSzy7gB9dYUhC34&690
http://s16/mw690/006dqhFSzy7gB9hTzHN9f&690
http://s5/mw690/006dqhFSzy7gB9iui6o24&690
http://s11/mw690/006dqhFSzy7gB9j1UZs0a&690
http://s1/mw690/006dqhFSzy7gB9jCQJW10&690
http://s9/mw690/006dqhFSzy7gB9kdd3y08&690
http://s13/mw690/006dqhFSzy7gB9kPwIY2c&690
http://s8/mw690/006dqhFSzy7gB9lrdYP87&690
http://s10/mw690/006dqhFSzy7gB1NQIVr29&690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全诗共5个小节,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作诗的情景。本节课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材的内容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同时也为教师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的特点,我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掌握生字,这样学习生字不会过于单调乏味。并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树立语文的观念,丰富教学的内容。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能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来学习新知,能够迅速发现一些文本中需要注意的字词。让我为之欣慰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们能够从诗歌的朗读中发现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让课堂的氛围也增趣不少。
从这节课的教学来看,课堂的整体目标还不够清晰明了,字词学习和朗读教学没有得到较好的回应,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课堂上有部分时间浪费在分析内容上,拔高了教学目标。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应该反复出现生字新词让孩子及时进行巩固,生字的学习方法也应该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对于诗歌的朗读,应该首先让学生做到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其次再达到情感的表达。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潜力,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并且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儿化音、轻声等。
2、认识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今天上课前,老师想先介绍一个生字宝宝给你们认识,谁能叫出他的名字。”出示生字“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认读(注意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给“诗”组词,加强记忆(诗歌、诗人、古诗、写诗)。
2、“这个学期,我们也已经学过好多有趣的诗歌,谁来背一背。”引导学生背诵积累的诗歌。(《咏鹅》、《小小的船》等)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有谁?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4、揭题:“下雨了,青蛙开心地要写诗了,他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里看看吧!”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青蛙写诗》,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题目。”
5、板书课题,出示生字卡片“写”,学习新偏旁——秃宝盖。
二、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过程中用笔圈出读不准或读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2、检查初读。
⑴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①第1节(雨点儿:儿化音/四点底;淅沥沥、沙啦啦;下雨了、写实啦/轻声)
②第2—4节(的、水泡泡/轻声;串/翘舌音、前鼻音)
③第5节(写成/翘舌音、后鼻音;了/轻声)
⑵出示生字词,先词后字。(认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问题。“听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课文,接下来请你们竖起耳朵仔细听,边听边思考:每一小节分别都讲了什么。”
⑷学生概括大意,板书主要内容:青蛙、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①下雨了,青蛙要写诗;②小蝌蚪帮忙当逗号;③水泡泡帮忙当句号;④一串水珠帮忙当省略号;⑤青蛙写的诗。)
三、再读,感悟
1、出示图片,过渡:“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跟着这些可爱的小伙伴,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
2、分小节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⑴学习第1小节
①自由朗读第1小节,结合图片,想像青蛙写诗的画面。
Ⅰ抓住词语“淅沥沥、沙啦啦”来想像下雨的声音,从而体会下雨的场景;
Ⅱ抓住“我要写诗啦!”的感叹号,想像青蛙在雨天又蹦又跳的快乐场景。
②指导朗读,愉快兴奋的语气。
⑵学习第2—4小节
①点名分别朗读2—4小节,边听边思考问题。
Ⅰ有谁来帮助了青蛙?(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出示图片,思考为什么是一串水珠而不是一颗水珠,学习“串”的音义形。
Ⅱ他们是主动来帮助青蛙的吗?从哪里看出。
A、从话语中感受主动。(我要给你当个/我能当个/我们可以当)
B、朗读时语气稍快,热心急切。(分角色朗读)
Ⅲ仔细观察图片,他们帮了什么忙?
A、蝌蚪像个小逗号,水泡泡像个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B、还有哪些东西也像这几个标点符号?(发芽的种子、西瓜、一群小蚂蚁)
C、原来他们成为了青蛙写的诗里的一个个标点符号,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诗里找找这些小伙伴都藏在哪里,拿起笔把他们圈出来。
⑶学习第5小节
①大声读一读青蛙写的诗,想想青蛙写了什么?
②师生交流。
Ⅰ如果青蛙会说话,那么他会说什么呢?(喜欢雨天,感谢朋友)
Ⅱ根据标点符号,有节奏的朗读诗歌。
四、巩固,练习
1、再次出示生字,认读学习。
《青蛙写诗》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部首秃宝盖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思维,发展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一、情趣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看哪位同学能用最短的时间想出问题的答案。
同学们,先仔细的想一下这是什么?(青蛙)。好,同学们真聪明。
孩子们快看:(课件出示)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都有什么啊?(荷叶、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这时候,荷叶上坐着一只大青蛙。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屏幕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教师板书,学生举手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词。
1、生自由读课文,感知生字词读音。
2.一边读一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三、检查朗读,创设情境,随文识字。
1、检查第一小节
在淅沥沥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谁来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
认读生字“要
2、检查第二——四小节,
(1)在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帮助了他?自由读,把帮助它的朋友圈出来。(2)他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指名读2、3、4小节。
(3)学习第二小节
①我们先来看看小蝌蚪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我来给你当个小逗号!”)(屏幕)指读,齐读,师生合作边做动作边读。
②认读生字“过
③认识标点符号“,”
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感受逗号和小蝌蚪外形的相似。
(4)学习第三小节
①水泡泡怎样帮助小青蛙的?(“我能当个小句号”)
(5)学第四小节
①小水珠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
②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可见,串是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
③师拿字卡,认读生字“串
(6)总结标点符号
3、学习第5小节,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指生读。
(1)读了这首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只有一个字“呱”)指生读,齐读。
出示“呱”,又发现什么?(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们还知道哪些拟声词吗?(喵喵 汪汪 沙沙 哗哗 嘎嘎.....)
4、同学们,我们来猜一猜,青蛙想在诗里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四、总结回读课文
在小伙伴的热情帮助下,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读一读《青蛙写诗》.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不足:从这节课的教学来看,我在教学过程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我的方法过于单一。只从他的读,音节,组词方面来认读生字。这样很容易让一年级的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我可以可以让同桌互相考考认字情况,也可以共同讨论识字方法。我也可以通过音节相同来认识字。例如:可以通过前鼻音,后鼻音,平翘舌等特点来认识生字。我也可以通过笔画顺序来认读生字。课堂巩固生字的时间太少,个别学生掌握不好,如果前面在说记忆方法时再少用一些时间,后面就会多一些生字复现巩固的时间,这一点是我没有调控好,以后要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对于课文的目标,重难点我没有抓住。一年级的学生最主要是会熟练朗读课文,会认读生字以及会写部分生字。我反而是将课文分析作为重点。这一点也是我今后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这次,我会不断总结自己,提高自己。
7青蛙写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习2个偏旁。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3.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小动物,关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呢,我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好,小耳朵请听好:
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顶呱呱。(青蛙)
2.师:小青蛙不但是捉虫高手,而且还会写诗呢,在一次下雨天,青蛙突发奇想,想写一首诗,就有了青蛙写诗这个故事(出示课题:青蛙写诗。认读“诗”。)
3.师:首先诗的读音是整体认读音节shi。诗是一种很美的语言,所以诗这个字是言字旁,由言字旁+寺庙的寺组成,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它。同学们能给它找个朋友组个词吗?(古诗、诗歌、诗词......)趁热打铁学习写字由秃宝盖+与组成
4.师:请大家一起齐读课题:青蛙写诗。大家想不想读读青蛙到底写了什么诗呀?它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找一找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画出课文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分小节朗读,认识生字和三种标点符号
1.检查第1小节。(出示课件)先来听一听下雨的声音,谁来说一说下雨了,雨点儿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淅沥沥,沙啦啦。那从刚才的声音中你感受到雨声是轻轻的还是重重的呢?(雨点儿很轻很小)这句话该怎么朗读呢?
2.看到这么轻柔的小雨,小青蛙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极了)它是怎么说的?(齐读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2.检查第2~4小节。
(1)学习词语“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青蛙在写诗的时候,都有谁来帮忙它了?自由读,把帮助它的朋友圈出来。
①出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贴图及相应词卡,认识一下“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师领读,指生读。
②看图片,能说说蝌蚪的样子吗?
(2)它们都帮了青蛙什么忙?指名读第2、3、4小节。
(3)教学“给”并认识“逗号”。
①我们先来看看,小蝌蚪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屏幕出示)指读,齐读,师生合作边做动作边读。
②师拿出小蝌蚪和逗号(,)的图片,让学生看看它们是否相似,再让学生认识标点符号“,”。
③这里的“给”字表示“为、替”(板书),请你们用“给”口头组词。
(4)认识“句号”。
①水泡泡是怎样帮助小青蛙的?(“我能当个小句号。”)(屏幕出示)指读,赛读。
②师出示句号(。)和水泡泡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感悟,认识标点符号“,”。
(5)教学“串”。
①小水珠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②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可见,“串”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字卡)
③师拿字卡,生读。
④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
(6)认识“省略号”。
①师出示一串水珠和省略号(......)的图片,同学们观察它们的形状。你们有什么发现?能说说吗?
②这节课我们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了三种标点符号:“,”“。”“......”。你们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屏幕出示《标点符号歌》)
3.学习第5小节。
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指生读第5小节。
(1)
(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潜力,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