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教学反思
(2018-12-16 17:39:14)
本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本节课开始我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围绕“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大概浪费多少水”来展开探索活动。提出问题——选择方案——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同学们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手,自己的脑去探索、合作、交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地讨论,再得出结论。
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我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把伙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在体验中感悟数学,在认识中应用数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了初步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当学生得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大约浪费60升水”时,教师适机进行培养学生数感的教学。到底60升水有多少?先给学生建立一个模型——一桶水20升,60升水大约能装这样的3桶多一些;一个这样的盒子能装水1升,60升水能装这样的60盒。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种表象,学生才能理解和认识这60升水。随后,让同学们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容器,如早餐奶盒,饮料瓶、杯子、碗等等来描述这60升水,来深刻地感受这60升水。让学生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到数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了这60升水作依拖,学生才能进一步想象,这个水龙头一个月浪费的水,一年浪费的水,105个这样的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才能感悟到这样浪费是多么惊人,从而产生了节约的意识。这便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价值的体现。最后,我让孩子们讨论怎样做到节约用水?学生们提出的方法大多也都是切实可行的,如:洗手时水龙头开小一点,洗好马上关掉;用洗过菜的水去浇花;洗脸水用过后再洗脚;洗澡擦沐浴露时关掉水龙头;要喝多少水就倒多少水……
课后,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当小小监督员,从我做起,节约用水。同时希望学生课外做好节约用水的宣传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节约用水,将课内活动向课外延伸。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做到节约用水,不再用塑料瓶玩水了,不再随便把纯净水倒掉了,而且也能尽己所能地向身边的人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