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伍云《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后反思
(2019-06-11 20:06:35)| 分类: 语文教学反思及随笔 |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后反思
汉滨区关庙镇团结小学
5月6号,统编教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片赛教江北赛区的活动圆满结束。活动中,我代表关庙镇执教了二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我是一只小虫子》 。由于是20分钟的示范课,又要求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所以我深入钻研新课标和教参,研读教材,了解学情,精准设定教学目标,并围绕核心目标恰当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力争体现新课标理念。
当天总共有五节示范课,每一节课后李铁军老师都做了精彩的点评和精准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更加明确了统编教材教学的方向。课后,根据李老师和其他老师的点评,我对自己的课也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学设计上,正确把握了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既没有越位,也没有缺位。整个教学流程还是很清晰的,过渡自然,设计巧妙,总结有以下几点较为成功:
首先是“课前交流环节”。初次与陌生的老师接触,学生大多较拘束,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设计了两个小环节,一是跟学生聊天“当一位老师好不好?”然后通过激情感言,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二是紧接着进行的“猜虫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习的兴趣。这个简单而常见的猜谜语环节,其实是独具匠心的:内容很简单,但是形式很丰富,也有梯度:从图片、到文字、到声音,再到视频,从简单到复杂,既初步梳理了本节课一些较难读准的字,又对整个教学内容作了暗示。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这一环节还是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初读课文,集中识字”。在这一环节,我设计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识字方法,特别是结合课后练习题适时引入微课,运用字理识字,讲解“月字旁”表义的特点,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同时帮助学生认识成串的字,达到了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低耗高效”。
第三环节是“品读文段,随文识字”。从上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到这一环节的“随文识字”,学生的识字热情很高,加上加入了对文章的理解,课的人文性就凸显出来了。在品读文段的同时,紧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昏头昏脑”“毛茸茸”等词语,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教学中我又一次运用了字理识字法和归类识字法,把“屁”“屎”“尿”三个字讲解得非常有趣,相信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低段阅读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力”,首要的任务就是“识读”,即借助文本识字,奠定文本阅读的基础。从课堂表现来看,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是符合低段阅读教学目标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写字”。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写三个“尸字头”的字,把这三个同偏旁的字放一起写,目的也是让学生发现“尸字头”的字的写法。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是有梯度的:先是观察,观察字的结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老师的范写;接着是学生依照例字临写;然后是集体评议,评议值得学习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让学生结合评价和建议,再次书写。老师的范写是提前制作的微课,形式新颖,吸引学生,加之播放微课,避免了老师范写时遮挡学生视线,并且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书空状态,实实在在发挥了范写的作用。通过学生的当堂书写来看,学生都掌握了“尸字头”的字的写法。在这一环节中,我特别注重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这也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一定是要有非常准确的语言不断提醒的,这也是平时教学中我们要一直坚持做的。
没有完美的课堂,本节课也有一些遗憾:在“品读文段”环节,因为考虑到时间的限制,没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导致老师“牵”的过多,单元的语文要素也落得不够实在,略显仓促。李老师指出:核心目标要花时间落实!针对这个缺憾,我觉得李老师给出的建议很实用:在“品读文段”的学习中,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画出关键语句,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段学完,同桌可以开展讨论:当一只小虫子还有什么不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一说。设计上这样稍微一改动,就巧妙地将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得实在了。回看讲课的视频,感觉自己教态不够亲切,语速稍微有些快,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有一些不适应。
统编教材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我们一线教师就需要学习用好教材。本次赛教交流和同行老师们的评课,使我增强了用好教材的信心。众行必定远!相信有这样一群热爱语文、热爱教育的同行,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