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例8(归一问题)”说课稿
(2016-01-03 11:29:3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数学教学反思与随笔 |
“解决问题例8(归一问题)”说课稿
团结小学
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1页例8,教学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问题”数学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学用“摘录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和利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做好“归一问题”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中,归一问题的教学定位主要有两点:一是解决归一问题,建构“归一问题”数学模型。二是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感受画线段、列表、文字描述等都是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在解答问题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条理地整理条件和问题,这样,当他们遇到难一些的题目时,自觉用到这些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说学情:
通过对全班27名学生进行平时作业检测发现,全班大多数学生能根据数量关系熟练解答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有少数的学生能独立解决归一应用题。部分学生不会有条理地整理条件和问题,只有少数学生会通过默读整理条件和问题。这说明三年级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上大多只凭感性经验,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继续强化理解。以前解决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数量关系简单明了,学生不用对信息进行书面整理,因此他们缺乏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画示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归一应用题的的解答规律,建构归一问题数学模型。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会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采用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对比总结建立模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建构数学模型。
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创设生活中的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伦法、自主探究法、求解教学方法和分析归纳法等。
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的设计一是检测一下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因为接下来要学习用“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来理解题意。这一环节的设计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学习心理方面,都给学生搭了一个自信的平台。学生通过自学,了解 “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比较简洁明了,为归一问题数学模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让学生经历“先整理解答,再汇报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了分析数量关系,初步感知 “归一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
“教学例8”通过回顾前面解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观察、发现、总结这几个问题的共同点都是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这时点出什么是“归一问题”便水到渠成,学生自觉完成建模。
“达标检测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体现数学教学的要求,把规律性的知识直观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体验“归一问题”的建模和数学作业格式的规范。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此课学习的重点和规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