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八年级(上)语文备课组计划

(2018-12-20 21:19:37)

2018年八年级(上)语文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继续学习“新教材·新常规”,加强教研教改的力度,结合我校“1+6”三单六环的教学,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营造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每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工作目标

    1、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坚持一切“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善学习、能创造的人才。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

    3、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保证语文学科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4、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增强语文能力,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5、加强综合,注重学科间的融合,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大语文。坚持课内外结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6、加强备研力度,在课程目标的研究上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力争把新课标和细化,让整个备研组在授课过程中对所讲内容心知肚明。

三、主要措施:

(一)继续打造学习型团队

牢固树立“先学后教”的观念,拓展学习渠道,努力培养一支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完整知识结构的语文学科组队伍,鼓励本组语文教师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技艺征服学生。

    1、学习内容: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读一本语文教育专著,了解语文教育新动向,做一个有一定理论根基的明白人。

2)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

3)树立“大语文观”,培养自身广博的阅读兴趣,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2、学习方式

1)借助网络学习。转发老师们平时看到的好帖美文,让更多的老师更直接读到这些好文章。鼓励教师开设博客在博客发表论文或书写性灵或写下自己的教育教学随感。

2)走进图书室阅读,让学习更有气氛,更能落到实处。

(二)加大教学研究力度

    1.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把集体备课当作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过程,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集中集体的智慧,对教材进行科学探索,分析尽可能把现代化教育新思想融入到教学当中去。真正体现出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集体备课要紧紧围绕着研究专题进行,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组内成员作好讨论记录。

2.每人开出一节教研课。本期计划开展教研课活动,创设自由、和谐、宽松的讨论氛围,提高研究实效。由授课人与同科老师研讨教材教法而后上课,课后即集中统一评课。评课采用座谈、漫谈的形式,先由授课人简单说说设计理由、教学得失、教后感,而后由其他教师开诚布公地评课,立足于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形成务实的评课之风。

    3.组织案例学习。集体备课活动时可选取有特点的录像课或课堂实录供大家学习,第二节课大家参与自由评课。

4.备课组活动以学习、交流、讨论为主要形式。根据本年级特点开展业务学习,既可以学习有关教学策略,也可以进行相关技能的提高训练。如:朗读教学艺术探讨和老师朗读水平训练、作文教学策略和作文实战训练,也可以结合单元教材内容进行教材教法研究,还可以就听随堂课的体会、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讨论、交流。

(三)落实教学常规工作

1)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对现行教材予以整合和取舍。加强集体备课,重视课前讨论、课后交流。主张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课堂信息含量、文化含量。将收集下载的课件素材、教学设计上传到年级公共文件夹,更加优化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倡导写案例,形成反思的好风气。

2)上课

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抓好课堂纪律,扎实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课堂的45分钟生命得以增值;加强本组老师随堂听课,以听课促教学;加强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办公室里多交流,创造学习讨论的机会。

3)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创新意识。

树立“大语文观”的指导思想,尽可能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多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融入社会。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语文学科能力竞赛,以赛促学。如:写字、朗读、讲故事、记新闻、背古诗、快速作文、心情日记等。

4)批改和辅导

认真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

5)检测与评价

重语文知识的检测,更重语文能力的检测。老师命题时根据本期教学内容对学生语文能力进行科学、实效、全面的检测。如:书写、古诗背诵、课文朗读、口语交际、课外积累等。

(四)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关注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

1)精选内容,开展“每日一诵活动”。

2)明确诵读的目的不只在于积累和训练记忆,更主要的目的是开启孩子生命的黎明,建立学生精神家园。

3)配合阅读课的教学,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爱好的引导、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集体备课安排表

序号

主备人

备课内容(重点研讨)

1

应小明

第一单元 

2

陈丽莉

第二单元 

3

曾蕾

第三单元 

4

郑建丹

第四单元 

5

陈可鲜

第五单元

6

徐飞飞

第六单元 

 

 

 

三、 公开课安排:

时间

开课人

课题

主评人

第十三周

陈丽莉

《蝉》

陈贤华

第十三周

郑建丹

《愚公移山》

李国平

第十三周

徐飞飞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应小明

第十三周

曾蕾

《中国石拱桥》

陈可鲜

第十三周

陈可鲜

《那些我们无处安放的······》

曾蕾

第十三周

李国平

《饮酒》

郑建丹

第十三周

应小明

《周亚夫军细柳》

陈丽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