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读后感
(2017-12-10 21:19:07)
标签:
365 |
分类: 8、教师阅读 |
《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读后感
语文组
最近读了方臻、夏雪梅
变“机械”为“灵活”,变“死记”为“活学” 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即使是枯燥的计算形的题,只要改变一下形式,引入一些竞赛,增添一点激励,学生就能变苦学为乐学。在每课教完之后,我们可以布置竞赛性的作业,其实,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对作业自然会产生兴趣,而不再抱怨“我在为谁做”。还有像布置实践的作业,说成自己做主,在生活中寻找力量。换一种形式,换一种说法,就可能给学生不同的感觉,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用点心。
作业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作业的设计上,许多教师的观念依然陈旧,,只把作业当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常常随意为之:要么根本不进行设计,拿现成的;要么即使设计了,也只是针对课堂而言。设计出来的作业大都机械重复,毫无趣味,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加重学生负担,使作业成为任务和苦差。学生是被动的。我们要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自己的作业自己做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己在探索、在研究,在创造。
作业布置要注重有效性,要针对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不仅让作业发挥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作用,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为今后的学习创造更扎实的基础条件。
在课改的大潮中,我希望得到更多这样的“名师”引导,在黑暗中为我们点亮航灯;我也希望自己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收获更有价值的点点珍珠。让孩子们能在快乐之中得到更多属于他们的东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