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喜马拉雅

走进喜马拉雅
文/葛宗辉
2014年,我在北京王府井书店偶然的发现一部《珠穆朗玛》的影片,此片是一部展现浓郁藏族风情的经典影片……该片是用胶片记录生命的国际著名电影制片人雅克·贝汉[JACOUES
片中阐述了一个气荡回肠的传奇。在新老领袖的交替中,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展现生命,价值和精神。讲述喜马拉雅的西北部有一个海拔五千多米的小山村,村里的老首领霆雷的儿子刚刚在和卡玛去取盐的路上因事故而死,霆雷认为是卡玛想夺头领之位而有意让儿子死的。卡玛是位年轻的头人,他不顾及传统。提前于老人们占卜的日子领着年轻人上路。霆雷招回了在寺院的二儿子诺尔布,带领孙子和其他老随从按占卜的日子上路,经过千辛万苦,赶上了卡玛的队伍。又经过烧盐占卜,预测到了风暴,领着队伍上了路,暴雪中卡玛救了霆雷,经过纠葛和矛盾,霆雷临死前把头领的位置让给了卡玛。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拍摄的影片,霆雷是个老牛仔,一个坚强的斗士,卡玛是个反传统的新型领袖,诺尔布是个喇嘛,一个画家,虔诚于宗教,醉心于艺术,他们就生活在世界的屋脊,最与世隔绝的地方,喜马拉雅最深处。性格的差异,老人的神秘死亡,人类极限的考验。影片用真实自然的笔触,把一个神秘遥远的世界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感动,感动这自然的凄美,感动这人格的伟大,感动这灵魂的震撼。在该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是由淳朴的山民扮演,JACOUES
多次观赏此片后,我的心被震撼了,对喜马拉雅山脉产生强烈的兴趣,就大量寻找书籍、图片、电子、视频等资料,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但间接的知识还是虚拟的真实,还是停留在概念的抽象,难以进入具象的艺术创作中,也很难摆脱在创作中的不自信。“百闻不如一见",得深入生活寻找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出于生活,高于生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得努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走进了巅峰之城拉萨,海拔3,650米,古称“逻娑”、“
初到拉萨按旅游社规定,不能洗澡、不能饮酒、少运动、多喝水、多吃水果,经过一晚的休息没有出现高原反应。
8月17日,早晨天气晴朗,当我看到了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的时候,内心默念,世界上最高的宫殿群,使人感到神秘、敬畏、庄严、肃穆、伟岸、傲立尘世。它凝聚着人类的智慧、荟萃着世间最美好的珍宝和最伟大的心灵。它无视一切世俗的价值……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奇迹。我走进了布达拉宫、走进了大昭寺……
8月18日凌晨,坐上旅游社的一辆中巴车从拉萨出发去“巴松错”,

自然界需要人类敬畏的,科学需要人类遵守的。遗憾的悲剧还是发生了,此时此地此景就有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游客因饮了白酒倒下再也起不来了……
8月19日凌晨天未亮就起床(昨晚已驱车夜宿林芝索松村),在民宿的院子里就可以观看“南迦巴瓦峰”,晨光朦胧、晨雾缭绕,“南迦巴瓦峰”似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就像含羞的少女羞羞答答的不肯露面……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位于喜马拉雅山的东端(喜马拉雅山脉西起克什米尔的海拔8,125米南迦一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400公里)。
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南迦巴瓦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太阳缓缓升起,隐隐听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涛声,我们转程318国道川藏线上的色季拉山,它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西藏林芝县东部与中西部的分界带,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为川藏公路南线所跨越。登临海拔4,728米处的哑口,可观日出、云海、无际的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色季拉山西坡的达则村旁的本日拉山,是西藏苯教的圣地,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来此转山朝拜的人四季不绝,信徒来自四面八方。每逢藏历八月十日,还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转山活动,称为"娘布拉酥"(为请神求宝之意)。

8月20日早晨随团出发去“卡定沟”,它位于西藏318国道拉萨至林芝段距八一镇24公里处,海拔2,980米,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畔。此处山势险要高耸入云,是典型的峡谷地貌,奇峰异石古树参天,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雄伟壮观。
这几天,我就像部队的急行军,把西藏林芝及周边地区大跨度的穿越,沿途风景极为美丽,我始终坐在副驾驶位置抢拍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创作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8月21日凌晨,旅游社在拉萨统一办好边防证、备好了氧气瓶,我们向珠穆朗玛峰进发,黄师傅驾驶中巴车向贡嘎方向行驶,黄师傅是老个司机,为了缩短行程他抄近路走了乡间小道,直走羊卓雍错,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错面积6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哑口。当时我们在翻越岗巴拉山哑口时提前就的吸氧气,哑口有无数的经幡和哈达,大风吹得发出天籁的声音。到了羊卓雍错,湖面一片蔚蓝极为美丽。当我们绕过羊卓雍错离开浪卡子不远处,发展前方天空一片漆黑,乌云滚滚而来,瞬间狂风大作,所有的车辆都停靠下来,一瞬间山上一片厚厚的白雪,山下暴雨大作,温度即刻下降,在车内觉得寒冷,这气候如此变幻莫测而神秘,使人感到惊讶。当天气慢慢转晴为了赶时间汽车向江孜驶去,到了卡诺拉冰川,

眼前苍穹的群峰,一轮夕阳落目染红了半边天空,远处红霞一片,残阳似血。寒风瑟瑟的吹拂着,落日余晖给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峰,群山披上了一层淡红色的薄纱,笑赏落日余晖,风光这边独好。“夕阳西下,沈醉尽归来。驱宝车,神飞扬,榻宿日喀则”。天渐渐的变黑,司机黄师傅开了一整天的汽车也很疲惫,中巴车停靠到路旁休息,大家也吃点点心。突然山上向我们直奔一只纯白色的动物,似狗又似狼,大家都猜是狗,我的专业意识反应猛喊:“是狼,大家快上车”。有几位男士同时捡起石块投去,动物没有畏怯反而冲的更快,冲到汽车边的山坡上,有位胆子大的男士用手机拍下,在手机闪光灯的作用下,一时大家都进了中巴车,动物已经迅速敏捷的蹦跳到车头的山坡上。当同伴打开手机一看图片,尖叫了起来“是白狼”。车启动了,白狼紧跟车后,我们已经安全了,脱离了危险,大家也就虚惊一场……

晚9点左右,我们到日喀测,首先到日喀则边防站办理登记手续,办好了上珠穆朗玛峰的氧气瓶,睡袋,羽绒服等必须用品和准备上珠峰吃的食物。
黄师傅说今天朋友传来消息在林芝又有一位50多岁的男游客因心脏出问题离世了,他叹了一口气说:“每年进西藏族游的游客,都会发生各种问题,习惯了,我再干几年不想在西藏干了,也要回老家好好过日子”。

8月22日凌晨,天气晴朗。我们离开了青裸之乡的日喀则,驱车向拉孜出发,一路上我还是和往常一样不放过好的艺术素材,能拍下绝对抓拍,几天的连续奔波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被前方美景美的也都忘记了,因风景太精彩氧气瓶的氧气也忘吸了,人开始不知不觉地发困、想睡,也慢地缺氧,也许免疫能力的下降,开始有点高原反应,头痛胸闷,为了多抢拍素材也没重视,坚持着、坚持着……到中午吃中饭时,饭菜吃到嘴里已没感觉,耳也听不清别人说什么,自己的说话已不知上句说了什么,人突然变得无意识又好像有意识的模糊不清,我才意识到髙原反应,拿出氧气瓶吸氧,过了十来分钟,人的意识才慢慢地恢复,这次才亲身体会到了什么是高原反应的难受滋味。下午继续赶行程,到了日定县境内,我们经过几座边防站,开始进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区,翻越几座高山哑口。沿途的群山峥嵘,岩石纹理皱褶奇特,他处很难见到。到了珠穆朗玛国家公园,此园于2012年10月26日正式挂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公园覆盖日喀则市定日、吉隆、定结、聂拉木、拉孜、萨迦6县,总面积7.8万平方公里。园内矗立着包括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卓奥友峰、洛子峰、写卡鲁峰5座海拔8,000朱以上的高峰和10余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园内既有历史文化悠久码绒布寺、萨迦寺、帕巴寺、米拉日巴修行洞、唐番古道、大唐天竺使出铭等人文景观,又有风景秀丽的嘎玛沟、吉隆沟、陈塘沟、樟木沟、绒辖沟等自然景观。

为了今晚赶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我们只能抓紧赶路。到了珠穆朗玛公园,我因抓紧拍资料片走的过快,眼前突然冒金星,渐渐的走不动了,向前移一步都很吃力,我相偎依着拦杆休息了许久,咬着牙坚持慢慢地移动脚步艰难的回到车上,这次太危险了,海拔已经5,000米以上,在这特殊的环境,万一一头栽倒,根本没条件施救,会将永远留在珠穆朗玛峰上,也许当人在挑战生理极限和意志极限的时候会感悟到许多。也许一个人就是宇宙或地球的一点尘埃,在自然界面前太渺小了,但你能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国家和民族能做多大贡献,这才是人生的价值……
当人生生死就一步之遥之时最能考验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经幡,哈达在风中轻轻的,清清的歌唱着……
到了加吾拉山哑口,海拔5,198米,我们能看到远处皑皑白雪的珠穆朗玛群峰,透过五彩的经幡,洁白无瑕的珠穆朗玛峰更显的绚丽雄伟壮观,真正体现了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脊梁,让人自豪。
接着又是之字形相接的盘山公路,一时望不到边际。又经过3小时的翻山越岭到达珠穆朗玛峰的大本营营地。大本营营地是用帐篷临时搭建的,建在绒布寺附近。安顿好住宿,我带上氧气瓶向梦寐以求的珠穆朗玛峰方向进发,眼前的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威武雄壮、昂首苍穹、高山仰止,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哗哗的雪水奔流直下,寒风吹来,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觉得丝丝冷意。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藏语“喜马拉雅”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它耸立在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西起帕米尔,东到雅鲁藏布江的转弯处,全长 2,500公里,绵延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之间,略成向南突出的弧形。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在 6,000米以上,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山脉的平均高度。 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50座之多;亚东以西, 8,000米以上的高峰也有11座,其中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是世界上的最高峰,曾被人们与北极和南极相提并论,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000米以上的11座山峰分别是:珠穆朗玛峰(8,848米)、干城章嘉峰(8,585米)、洛子峰(8,516米)、马卡鲁峰(8,465米)、洛子左峰(8,400米)、卓奥友峰(8,201米)、道拉吉里峰(8,171米)、南迦帕尔巴特峰(8,125米)、安娜普鲁峰(8,078米)、马纳斯卢峰(8,071米)、希夏邦马峰(8,012米)。 除南迦帕尔巴特峰位于西喜马拉雅外,其他10座高峰都云集在中喜马拉雅段,即喜马拉雅弧形山系的弧顶部位。喜马拉雅地区在1.6亿年前,曾是一个一望无际的海洋,以后由于地壳运动才使得原来的“沧海”上升,并成为今日的“世界屋脊”。

喜马拉雅山连绵成群的巍峨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西北坡干寒,植物稀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雅鲁藏布江,由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河谷北上,谷地内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水力资源也相当丰富。


作为美术工作者更加要辩证、清晰的意识到,时代更需要新的创造,新的时代精神,同时又要有灵魂、 有意境、有意匠、有民族精神的好作品。其现代山水画之发展,正得益于此,与时俱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高品位精邃的艺术作品,于当下之山水画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的喜马拉雅山脉是艺术创作的处女地,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空白,有望有志之士为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