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这就是我》
(2016-09-29 07:46:52)
活动一 教学内容:美术活动《这就是我》 教学目标: 1.学习照着镜子大胆的画出自己脸上细微的部分 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不同之处。 3.乐意画自己,体验到认识自己的快乐。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幼儿画册》、蜡笔、画纸。 2.每人一面小镜子。 知识准备: 1.对镜子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不同之处。 难点:能画出自己脸上的细微部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观察法、操作法等。 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幼儿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导入活动 1.比较自己与别人的名字是否一样。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名字一样吗?” 2.请幼儿自己找一个朋友,说说自己和同伴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我们看一看,小朋友们长得一样吗?引导幼儿可以从长相、穿衣方面进行比较。” 3.谈谈自己和同伴在兴趣、爱好等方面不一样的地方。 师:“我们除了名字和外貌不一样,还有哪些地方也不一样呢?” 总结:“我们除了长相、穿着不同,喜欢的事情不相同,兴趣爱好不一样,性格也不相同。”(比如有些小朋友喜欢粉色的衣服,有的小朋友却喜欢蓝色的衣服,有些小朋友是长头发,有些是短头发,有些小朋友喜欢看图书,有些小朋友喜欢玩玩具等等)。 |
1.幼儿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其他幼儿的名字,知道大家的名字是不一样的。 2.比较自己与同伴长相、穿着上的差别。 3.幼儿自由讨论,继续探讨自己和同伴的不同之处。比如兴趣爱好,穿衣服等不同之处。 幼儿仔细听教师的讲解总结。 |
通过与其他幼儿的比较让幼儿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仅名字不同,长相不同,连兴趣、爱好都是不一样的,多次的比较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通过教师总结,更加形象使幼儿了解我们每个人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加深幼儿印象。 |
二、操作部分 1.提问:我想看到我自己的脸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办法? 引导幼儿说出镜子。 2.教师出示镜子,边照镜子边讲述自己的特征,并示范绘画:我的脸是长圆形的,有刘海…… 3.教师请幼儿观察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和特征,然后幼儿动手作画。鼓励幼儿画出自己脸上细微的部分,如头发、眉毛的粗细、眼睛的大小等,并使用合适的蜡笔画出自己上衣的颜色。 |
1.回答教师的提问,说出可以用镜子照一下,了解自己的脸部特征。 2.幼儿看教师的示范讲解。 3.幼儿通过照镜子找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并作画,作画时画出自己脸上细微的部分。 |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幼儿照镜子找特征——幼儿作画,层层深入,给幼儿直观的感受,为幼儿的作画打下基础。 边照镜子边进行绘画,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绘画的方法,从而将自己比较明显的特征表现出来。 |
三、作品展示 1.展示幼儿的作品,并互相猜一猜画上画的是谁。师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比较明显的特征。随后拿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其余幼儿猜猜是谁。 2.作品展示结束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师总结:”小朋友们都画的非常好,能够通过镜子来画自己,也能通过这次活动知道我们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特征在作品中的表现,随后欣赏作品别人的,根据作品来猜一猜画的是谁。 2.通过画自己加深了幼儿对自己的了解,明白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仔细听教师总结,了解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
让幼儿学会相互欣赏,不仅要欣赏自己的作品,也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得到情绪放松。 通过画“我”,使幼儿能够认同自我,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
四、活动延伸
1. 师:“回家之后可以继续对着镜子看看自己或者看看爸爸妈妈,找一找不同的地方!” 师:“我们还可以把爸爸妈妈画下来,你们说好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