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 课 议 课 记 录学习笔记

(2016-09-25 21:29:55)
标签:

杂谈

课 议 课 记 录学习笔记" />

观 课 议 课 记 录

时 间:2016年9月25日星期日

班 级: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异地集中培训

科 目:通识培训

教 师: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 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教学过程:

9时1分59秒

好,各位老师早上好。我今天讲这个题目,核心素养与课堂革命。大众教育的道路。21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这是世界共识。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十几年过去了,有许多老师还不知道,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课堂了。考察国外,人家课堂变了。过去经验十年一变,但到今天远没有结束。教育部抓两件事,界定核心素养,修订课中课标。什么是核心素养这是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改革》。课堂革命,我翻译三本书左滕学的。

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实际层面。钟王之争。王说,教师上课讲解学生听应试教育天经地义。我反对。实践问题更多。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两上为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是什么意思啊?不要张口闭口就是培养精英。中小学的每个孩子都是宝贝,你都要让他发展。哈佛本科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我们中小学有几个讲公民的啊?都讲家儿,不得了儿。基础教育是成人的教育,不是成家的教育。学历发展基础,人的发展基础。培养公民。我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整体的人。整体的人什么意思?语文数学100分,不一定是好学生。人是身心统一体。没有健全的人性,就没有健全的经济社会。学习权是基本的人权。基础教育要保障每个人的学习权。 官员是办好事,还是你的义务啊?学习权80年代就提出来了。国际上凡是搞教育的,没有人不懂的。

核心素养,今天培养的人,仅有知识点,技能很熟练。无济于事。你能解决现实问题。潜台词就是,21世纪的学校教育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构建。为什么办学,学会思考,学会互动。国外一线教师了解四环的常态,第一环核心素养,勾画人的形象,第二环课程标准,第三环单元设计,第四环课时计划。这四个环是连着的。中小学校的狂躁,三大乱相:一是说大话,校长讲的话,上海中学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不少国家的啊,不得了啊,有多少概念有系统,他无思啊,无思就无畏啊。成立了高中数学比较就真不错。卓越教育,每个孩子都能达到他能达到的高度。我样的名校长,连点国际教育的常识都不懂。北大附中是为培养公民而存在的,全文读完后倒胃口。思想力,思考力。第二,花言巧语。根本不懂课程课堂教育。阳光课程。校长请笔杆子写了文章,编造27个带阳光的词汇而已。自欺欺人。你骗谁哦。改革不是造新的名词术语。第三,胡言乱语。毛毯厂中学,国际上笑料。衡水中学。大众教育是乱套了现在。



大众教育是成人的教育,不是成家的教育。

新课程让教师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走到能动的教育。知识点的情节在中国教育界根深蒂固。学生上课接受知识,老师上课传授知识。上课仅是传授知识,讲授知识点?教育发明的机器人教师,还有人的教师干嘛?办教育干什么 的啊?使每个人变得有人情味啊。人性化的问题啊。学会关心。关爱关切关联。上海两优秀生跳楼案例。人天生就是动物,对什么都孜孜以求。学科的三要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背后的思考方式运算方式,思考方式背后的价值诉求。渗透进去的是狗皮膏药耶。它内在就有的。第一轮办课程开发。限时限课开发校本课程。垃圾一堆。一线老师连个单元设计都不会,你开发什么课程。我的设计、技术是很欠缺的。奥地利没有教材,每个人一份课标,教材自己编。高中课程简约,不是多而杂。第一条线科学的素养,第二条线人文素养,三外四会,第三条线专长,艺术、体育、美术等。界定核心素养是育人不是育分。

课程改革不是运动,是一场网络的形成。实践变革要从底下做起。课程的三种形式,文本课程,教师头脑中的课程,学生掌握的课程。文本课程变成教师头脑中的课程,这就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乱象从生。国家课程一定要校本化的。第三形态的学生头脑中的课程。改革要立足传统。需要多一点音,需要讨论,不要以势压人。课程课堂教师。

实践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学习能力,教学目标如何把握这两个字。一开台的读写算,到功能性扫盲。用电脑。核心素养的三大典型,欧盟,美国,基础能力。全球教育展望杂志设专栏。学力思考。日本的例子,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这方面经验中国教育报还会发,已发了八篇,课堂转型。翻转课堂翻到应试教育的阴沟里了,重庆好多学校。第一,教学视频有那么好做吗?美国专业公司来做,有专业人士来做,要投钱的啦。国内基于技术开发技术是有问题的。根本东西没想通。第二个,人家翻转,是从低阶的认知目标到高阶的目标。几乎所有中小学满足低阶目标。第三个,应试教育的束缚。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

教师素养要变,反思能力。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的《静悄悄课堂革命》。他写的三本书我全部翻译了。学校教育一定要从课堂出发。现在于股风走班制,走火入魔。我们跟国际上不一样的变味了,就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不合时代的。分层教学把学生当狗来训练而已。教学活动要抓哪些,作业单,任务单,内容转化为问题、习题。一定要带着问题不是有效的。任务学习、课题学习都是一回事。美国听课三张纸条,分步课程任务单。合作学习,人不可能是独立成长的。竞争学习培养极端个人学习。系统学习不是简单几张台子拼起来。学会倾听。现在展示的很多,第二个生不是按第一学生的展示来讲。各讲各的。没办法对话因为不会倾听。两重责任,对自己学习负责,对小组其他学生的学习负责。有利于人品的陶冶。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教学理念问题。分享表达。

什么叫上课能力?一学会倾听,学情分析,孩子是出错的天才。教育的起点步是学习错误。二学会链接,三学会反思,个体反思,集体反思,反思就是讲故事。讲你的故事。老师的课题一定是以小见大。小一点再小一点,慢一点再慢一点。如板书,如如何让孩子来提问,

怎么来点评。一学习成功,讲事实,课堂事实,发现典型的课堂事实。二学习困惑,学习的事实,主要对学生。三学到什么。

教学风格,没那么简单,三个条件,一是儿童研究。建构主义,我思故我在。社会建构主义,我们思故我们在。二是开发教材,这体现你专业本事,教材应当老师说了算。要回到常识,不然要闹笑话的。一定要有国际视野,要有自己的实践。第三是教学主张教学追求,不要听风就是雨。真正老师好的课题一定是自己的课题,不是校长局长布置的。小课题,一年两年肯定有成果的。

评价瓶颈。问题是怎么来评价。核心素养是真实性。真实性的环境,真实性的学力,真实性的评价。对于老师形成性评价是关键。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评价是教育的起点。跟教学应当是一体化的。回过去讲课堂,课堂是多元声音交响的世界。参差不齐的异质的集体恰恰是有活力的,更有利于对话教学。第一,老师引导学生跟教材对话,学生阅读课文,上网上图书馆,见多识广,深度学习。第二,引导跟他人对话,跟同学、老师、家长对话。第三,引导跟自己内心对话,反思自己,反省自己。知道三种对话的一定是深度学习。评价一是发现,二是欣赏,三是多元。指标不清晰,试卷再多没有用的。

思考方式要变,不要非此即彼。井底之蛙的原因,不知道外面世界发展到什么地步。教师成长不是一个彼此之间竞争成长,而是要一个团队,团队成长。教师专业标准,一是这门学科的专业涵养,二是教师的团队精神。学校的发展规划大家讨论取得共识。理想的学校呢?办成学习共同体。学校不是机关、部队、公司。是每个学生成长的天地,是每个老师发展的天地,是每个家长成长的天地。上海家长补课一是体育二是艺术。家长无知你怎么办?办人民满意教育,人民都要办应试教育你怎么办?

学习共同体的四根支柱:一是共同的教育理想,二是一贯统整,重要策略整合,三大语言奠基,母语语言、数学语言、艺术语言,不要翻译的。三是课程资源,概念很大的,有物化化的,有文化化的。台湾开会,到学校,上厕所,小纸条,整齐的贴着,唐诗宋词。这不是随意学习吗。一个星期一换。小语老师搞的,他不与数学老师争课时。教师是最大的课程资源。第四是立德树人。



结语,一个老师成长,基于他的改革实践,课题研究,课堂研究。

我出的书介绍。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