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笑千:教你三步鉴别定窑瓷器

(2015-11-02 15:43:07)
标签:

瓷器

古瓷

汝瓷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代八大窑系之一,始于唐,流行在五代、北宋,终于元,窑址位于河北保定曲阳县涧磁村,唐时属定州,因名定窑。是继邢窑之后又一大白瓷名窑。除烧造著名的白瓷外还有黑釉,绿釉,褐红釉,紫金釉,在纹饰刻画上也堪称一绝不亚于同一时期的耀州窑,被大文豪苏东坡赞为“定州花瓷琢如玉”。及至一千年后的当代定窑瓷依旧作为瓷器收藏界的“宠儿”,冰清玉洁,美轮美奂,典雅脱俗,价值不菲。

从唐代时期我国瓷器产业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因此白瓷在北方习见,这也给区别定窑白瓷带来了极大困难,不法商人拿其他时期白瓷冒充定窑白瓷获取暴利,不少藏友因缺少相关专业知识上当受骗。

http://uploadfiles.palmapp.cn/357/editor/20151102153748_3885.png

北宋定窑白瓷标本

鉴别宋代定窑器大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釉。白定白中泛黄,绿定绿中泛青,紫金定褐中泛红。定窑白瓷釉面有流釉现象,流釉呈一条一条的流淌痕迹,如泪落下,称为“泪痕”,宋之前的定器无此泪痕。若泪痕自口沿向器底流淌为北宋早期,因当时采用正烧工艺,若泪痕自器底向口沿流淌为北宋中晚期,因为当时采用覆烧工艺提高产量。定窑器施釉较薄,修胚时留下的刷痕在烧成后依旧清晰可见,称为“竹丝刷痕”。以上两个特征在定窑其他釉色瓷上也有体现,紫金定、绿定都有流釉至圈足的现象。

二、底。北宋定窑胎质细密瓷实,细白胎略泛黄或泛青。底有两种,一种平底,一种圈足,大器物圈足底,小器物平底,平底的底部如邢窑看似平整光滑,用手抚摸明显有凹凸不平的感觉,圈足的足底略称滚圆形,足壁较薄,外足壁略高于内足壁。有采用叠烧工艺,碗心无釉露胎。

三、型。定窑大多继承邢窑的风格,大有邢窑风韵,大件器物如瓶、执壶、瓷枕、等器型雍容端庄、浑圆大方、粗壮有力,有大唐盛世的遗风,小件器物如碗、碟、首饰盒等粗中有细,笨拙当中透露着精致,但多多少少有点变形,不是十分规整,与当时烧造温度有关,像斗笠碗这类圆形器物,倒扣在桌子上从俯视角度看是呈不规则的圆,大件器物有的地方突出一点,有的地方下陷一点,这种现象也可以作为鉴定依据,而新仿品往往忽略这个现象。理解老瓷器的神韵是很难掌握的课题之一,需要慢慢体会不可操之过急。

以上三点仅作为本人在鉴别过程中所掌握的基本要领,每个鉴别老师在鉴别文物中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有的注重胎釉,有的注重纹饰风格,有的注重微观痕迹,因此在学习鉴别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发展,不可死抓一点不放,更不能一根筋,学知识一定要全面,不能有半点马虎。

作者简介:张笑千,瓷器在线首席鉴定师,幼时在其外祖父的引导下开始接触古玩器物,曾在平顶山、开封、郑州、烟台、淄博等地区的古玩城从事鉴定、藏品筛选及市场调查等工作,2015年起,任河南省叶县艺术品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一职,现在中国瓷器在线担任鉴定师一职。

文章来源/河南玖魅实业有限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浅谈辽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