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的钻研》课题结题报告

(2017-12-22 17:28:58)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的钻研》课题结题报告

 

生活是许多自然规律、社会知识的本源,而知识规律的作用就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的趣味物理》课程实施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物理探究为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全校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为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一阶段我们首先设计调查问卷,对整个九年级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的联系程度,动手实验情况等物理学习情况做调查,分析调查统计结果,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课题组认为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课程内容侧重于生活中的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应用前景,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物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决心。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研读课标,钻研,根据教科书涉及的物理知识点,搜集与物理教科书知识有机相关且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物理学方面的文章、小实验小制作等,以它们为课程内容,规划校本课程框架,制定好课程目标,依据目标甄选课程内容,订出课程目录和课程实施的方案。

一、课题实施目标

以课改校本教材为载体,坚持“教研兴校”,走探究式学习道路,以“关注生活,乐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编排和实施中,发展教研水平,形成一支较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开拓学生物理视野,培养学习兴趣。

二、课程名称:《生活中的趣味物理》

三、课程目录:

第一章    力学篇

1    牛顿简介

2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3    风筝中的科学

4    共振的幽灵

5    飞行的孙悟空是怎样拍摄的

6    次声杀人之谜

7    足球中的“香蕉球”

第二章  热学篇

1   食物冷藏-电冰箱(蒸气压缩式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2    巧割啤酒瓶

3    多孔的冻豆腐 

4    为什么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第三章    光学篇

1    无影灯

2    能源之星-太阳能

3    太阳镜保护眼睛的原理

第四章    电学篇

1    电灯的发明

2    小小废电池环保大问题

3    家庭节能降耗小常识

4    新的污染-电磁辐射

第五章  科技与物理

1    关于神舟飞船的物理知识

2    中国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3    超导潜艇

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他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那么,让学生学习自己老师编排的书会怎么样?

怀着激动与忐忑,课题进入第二第三阶段,也是课题实施的主要阶段。编排和校正课程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校本课程内容,收集和记录课程实施中的花絮及问题,及时反思和改进、调整课程实施方案。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与课本保持一致,分为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科技信息五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推出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学生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删改。最终形成校本教材。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具体细致的研究工作,课题终于完成。回顾这顾这项研究的四个阶段的整个历程,我们感慨颇多,收获也很丰硕。

在学习了《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后抛出这些问题给学生,引导思考,在思而不得的情况下,把《风筝中的科学》、《足球中的香蕉球》等篇目推荐给学生,在他们读后组织讨论,解释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前演讲的胆量。中国是风筝的诞生地,从风筝到宇宙飞船,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我国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愫和民族自豪感。

各种各样的用电器和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惊喜,但如何健康、节能、科学环保地使用电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学习了“导体的电阻”和“电流的热效应”后,介绍《超导技术的应用》给同学们阅读;《电功》、《生活用电》学习后通过一道题目的计算引发思考:为什么主人三个月没在家却交了一百多元的电费,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家庭节电小常识》解决了这个问题。手机、电脑、微波炉等的迅速普及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疑虑和新的环境问题,《小小废电池环保大问题》、《新的污染----电磁辐射》提醒大家注意防止电池污染,正确认识电磁辐射。这些多是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既解决了生活疑虑,扩大了知识面又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物理的热情,使他们深深的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

这些内容的学习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提高动手能力、提升学习兴趣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具体成果如下:

1、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教研水平有所提高,形成形成一支较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2、学生学会了用物理的眼光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在研究过程积累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究精神。

3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升,基本学会了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探究能力明显提升,能自主进行科学探究。

5、学生比较欢迎这本教材,教研组决定在全校推广使用此校本教材。

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原计划在八年级实施,因任教年级变化改为在九年级进行课程实施,读课程内容的开设顺序有所调整,依次为电学篇---力学篇---热学篇---光学篇(与新课教学----大复习顺序一致)。

2、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部分内容未能展开;因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小制作没有开展;

3、阅读性内容较多,过程性材料收集的不够全面。

4、少数学生和学生家长认为中考要紧,不支持本课程的实施。

教改在路上,进一步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是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职责,我们将继续下去。

 

 

 

                                              2017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7年12月22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