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4aa26e795e5c9b403bd17ec5d24efa3e.jpg
清康熙青花花鸟纹鱼尾瓶
康熙,生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62年)病逝于畅春园。
8岁即位,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执政长达61年。康熙亲政后,清朝内部出现了相对的稳定。但是,国内形势仍然十分险恶。
南方的三藩割据,西北噶尔丹的反叛,台湾郑氏的割据等等,都摆在康熙的面前。
深谋远虑的康熙凭着自己超凡的胆略,在良臣的辅佐下,开创了盛世王朝。康熙在位六十年,逐步恢复经济,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
康熙时期的瓷器,与康熙的盛世一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达到了制瓷业的又一个顶峰,其中青花瓷器发展的第三个高潮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e667fcb6e676ffd60fe874b2d4db4867.jpg
康熙 青花瓷
康熙青花瓷器的胎、釉特征:
其胎淘炼细致、干净、密度教高,釉面稀薄、平整、透亮;胎、釉结合相当紧密。
归纳起来,康熙青花的瓷胎分为四种:
1.厚胎青花。主要是大件器物,最厚的可达1.5厘米。
2.中胎青花。绝大多数的琢器圆器均采用此种适中的瓷胎,一般为0.5厘米左右。
3.薄胎青花。包括半脱胎,只限于小酒杯,小碗之类小巧的器物,最薄的只有0.1厘米,极薄而透明。
4.浆胎青花。以细澄的浆泥制成的瓷胎,又称“煨瓷”胎泛土黄色,轻薄松软布满细密的开片纹。
釉-康熙时,景德镇使用的釉的原料取自浮梁寺前乡,距今景德镇市区15公里,周围遍布灰岩,狼萁柴。釉的组成主要是石灰石,石英,绢云母和槎柴灰。一般来说,上等瓷器所用釉料,含釉多,釉灰少,或十五盆釉果配一盆釉灰浆。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130286374829e65fe8906c5523f6e5b.jpg
康熙梅瓶
康熙青花瓷器的釉色一般有三种:
1.早期青白釉。釉汁凝厚透明,白中泛青。因釉灰的成分偏多而泛青白色。
2.中后期高白釉。也称粉白釉,釉色柔和细白,肥润,半透明,光泽度强。
3.硬亮青釉。釉色青中微闪淡绿,为区别明代已有的亮青釉,而称之为硬亮青釉,釉色较明代薄而亮度高。晚期使用较多。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釉面还有一个最显着的特点是胎与釉的结合十分紧密,应当说在中国瓷器烧造史上胎釉结合最紧密的朝代是康熙朝,有紧包胎体的质密感,可以说:透、薄,亮,紧,是此时釉面的典型特征。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451e17d18626cbe358097faf97668b4.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ac8357ead7160d0837590670c904d71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