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雨天》和艺术美

分类: 钩沉 |
《再见雨天》和艺术美
2015/10/26 于棠邑栖凤谷
时下,同学会如雨后春笋,遍地都是,颇为壮观。这既是一种有趣的社会现象,也折射出人们的一种特有的审美情趣,那就是对失落美的追思。引起我对这个问题关注的, 是一本儿童读物--《再见雨天》。
当我第一次读到它时,心中立时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为了验证我的感觉,我把它转介给我的少年小友们,他们却反应很平淡。我突然想起,美学理解是要有阅历和涵养的。在儿童和成年人的眼里,同一个故事呈现的是不同情感色彩。同一个故事,在不同成人的心里,掀起的也会是不同的波澜。
红学家吴世昌在评价《红楼梦》时说,“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是说《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巨著,完美地艺术再现了一个真实世界,而世人也都能从这一艺术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正像鲁迅先生所说:“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一部红楼,)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而宝玉的大苦恼获得世人同情,也正“因为世上,不幸人多”。
鲁迅将红楼中的人物分成两类,一类为爱人者,如“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唯他能体会出她们的冤屈苦难,感受到华林中弥漫的悲催之风。一类为憎人者,世间少有牵挂,无情无义,于幸灾乐祸中得些小欢喜。鲁迅说,他们原先也会是爱人者,只不过是败亡后的逃兵,象宝玉后来出家一样,同一小器(小肚鸡肠),拟不喻他人悲喜,逃避人间真情。
俗话说,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好的艺术作品也象是一滴水珠,折射出人生七彩。而读者,则由于观看的角度不同,色泽的感受的也就不一样了。
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还是先谈点艺术美。
关于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种典型美,源自生活,高于生活。
美是相对的,有丑才有美,美丑是比较的结果。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男一女,美丑就失去意义。丑中有相对的美,美中有相对的丑。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A:C真丑。
B:还好,他家数他最好看。
A:你长的挺俊。
B:不好意思,我家我最丑。
丑和美往往是没有边界的。
没有美的对照,就没有丑的存在,同样,没有丑的衬托,就没有美的胜出。中国古代的一句成语“相形见绌”,就充分显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思辨的智慧。在老板面前逞能,在美女上司面前扮酷,都是危险的招。
艺术创作,说到底,就是对美与丑的演绎。能驾驭美丑规则的作家,必是高手。
美丑首先体现在形式上。
例如戏剧的道具、服装、面饰,以直观的形式表达人们的审美情趣,还有各种脸谱,都直接赋予褒贬的涵义。如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诈,等等。这是戏剧的一种初级的也是基本的表达元素。
美丑也体现在形式内涵的统一上。
美和丑不仅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人们的意识品德同样存在美丑。外表的美丑可以和内涵一致,这常见于古装戏剧和现代样板戏的人物脸谱化的倾向上,忠奸善恶,一眼看出。这表达的是平民的一种审美的理想模式,好人就应该好看,恶人就叫他变丑。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和理想化,也是平民报应意识的艺术体现。然而,现实中,美和丑在形式和内涵上经常充满矛盾,好人不见得就帅,恶人有时就是迷人。当极丑和极美结合在一起,产生视觉和心灵冲击反而更激烈,美的更美,丑的更丑。
美丑有时也可指美演绎的过程和状态。
美的演绎有三部曲:追求美,拥有美,失落美。拥有美是喜剧性的,失落美是悲剧性的,而追求美则有其双重性。希望尚存,具有喜剧性质,希望破灭则是悲剧性的。悲剧性的美往往更为震撼。
且试推绎出以下几型:
1、反差美。丑和美交织越强烈,美反映得越真切。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人物形象强烈的美丑冲突,就是一例典型。
这部小说主要讲了一个15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故事:
教父克洛德君子外表,蛇蝎心肠,为了占有美丽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不惜陷害他人;
敲钟人卡西莫多相貌丑陋,却心地善良。为了救有恩于他的爱斯梅拉达,关键时能舍身以赴。
爱斯梅拉达的情人弗比斯,一个贵族公子,外表漂亮,内心肮脏,出身“高贵”,趣味低下。就在爱斯梅拉达要被处死的时候,这个花花公子还在另结新欢。
剧本中最有震撼力的艺术形象是敲钟人卡西莫多。他形象奇丑,可他的内心纯洁高尚,美的象金子。他甘当善良美丽的爱斯梅拉达护花使者,不惜用生命去保卫护她的安全和幸福。当教父克洛德因为爱斯梅拉达被吊上绞架,而得意狂笑时,敲钟人卡西莫多终于认清了自己这位曾经的恩人、义父的真面目,他愤怒地冲上钟楼,把他推下摔死。爱斯梅拉达死后,他抱起了这个被人遗弃的心上人的尸体,默默地消失在墓地里。几年以后,人们发现了他们抱在一起的遗骸。
人性的美丑有时和外貌竟是如此的冲突。颜值的高低可一眼分明,而灵魂的善恶,则要通过苦难的磨洗才见分明。美丽而善良的爱斯梅拉达,身边围绕着一大群的社会人,可直道她离开这个世界,她都没能真正的读懂他们。
2、破坏美。以毁坏的结局来演绎美。
美的事物遭破坏,可引发人们的痛失感。落花碎玉也是一种另类的美。黛玉葬花,人花俱有强烈的美学感。破坏美常使人生痛。所谓的痛失江山、痛失美人、痛失心上人等即是。失而生痛,必是至宝。文艺作品中《红楼梦》、《杜十娘》等中的爱情美就是通过毁坏方式而演绎的艺术美。在封建势力、封建意识和落后习俗的绞杀下,无数年轻人向往的美好爱情,终成水中月、镜中花。追求的失败更衬托出憧憬的美。
3、自虐美。以故意自虐的方式演绎美。自然世界里,一些猫科类大型肉食动物,在子女长大后,要用暴力驱赶它们,让它们离开父母,外出谋生。这种暴力就是母爱。现实中,相爱中的一方因绝症、事业受挫、恶俗陋习的压力等生理、社会、经济的原因,害怕拖累对方,便以自虐的方式去驱离对方,以牺牲爱情来保护对方。为了激怒对方,使对方死心,或恶言相向,扁排诋毁,或故意回避,出走他乡。表面他虐,内心自虐;自虐越烈,他爱越深。但现实中,这类故事的结局多为悲剧性的。因为这些行为背后的良苦用心是难以自证的。唯有文艺作品中,有时可以通过情节呈现,得到自证和他证,如电视剧《产科医生》中的常娅婷。
值得一提的是古装戏《钗头凤》。它演绎的是陆游和唐婉委婉凄惨的爱情故事。陆游和唐婉是表兄妹,从小两小无猜。唐婉是陆游的表妹,是个才女。两人结婚后十分恩爱,但唐婉不为陆游母亲所容,受尽虐待。陆游在母亲的威逼下,只好一书休了唐婉。如果故事到此结束,并不起眼。但故事没完。离婚后,唐婉改嫁给富商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了妻子。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在沈园又偶遇唐婉。唐婉给陆游送上一合酒食。唐婉离开后,陆游酒后伤感,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柳谐音“留”,古人离别诗中常用的物象)。东风(母亲)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几天后,唐婉在沈园墙头看到陆游自证的诗词,痛不欲生,也在墙上留下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写下)心事,独语斜阑(栏杆)。难!难!难!
没几日,唐婉便因过于悲伤,离开了人世。事实上,陆游内心一直深爱着自己的前妻。他当初放弃婚姻,一种考量,也是为使对方能脱离困境。但这代价太高。失去爱情的痛苦,远大于受虐公婆。一旦有了宣泄的出口,就会火山似的爆发,使双方身心难以承受,竟至心碎身亡。
4、消失美。错过而感悟的美。网上有段俗言:“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溜掉的小鱼,总是最美丽的;错过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总是最懂你的。这世界上,每个灵魂都有个想要寻找的另一半,一但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当然这些话调侃的成分居多,但也触及到一个美学特性:美永远是一半真实,一半想象,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意想中的美总是比真实高大。失去的总比拥有的珍贵。美的错过比美的拥有更有情感杀伤力。而人的一生总会有太多的错过,有些会使人终生难以释怀。
这里,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儿童动画片故事《再见雨天》。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再见雨天》演绎的是一种消失美。故事中的小狐狸是个精品儿,爱自然、重情意,讲信义,心思细腻,懂得感恩。然而,当人们刚感受到这一切时,他却突然消失了。
也许成年人更会喜欢这个故事,这会使他们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那些曾经发生在身边鲜活的小狐狸的故事。
附:《再见雨天》
《再
动画作者:郑雅文
雨中巧遇
灰蒙蒙的城市里下起了雨,雨水穿过杂乱的电线,滴答滴答响,给这个枯燥的城市奏起了唯一的乐章。
穿着雨衣的小男孩撑着一把橘黄色的伞,漫步在雨中。他百无聊赖地在水洼里踩出阵阵飞溅的小水花。
一只站在雨中的小狐狸引起他的注意。它望着天空,短短的小胳膊伸得直直的,提着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接着雨水。小男孩走过去,好心替他撑伞。
但小狐狸却发现没有了雨水,就走出雨伞。小男孩见状又跟了过去。就这样,小狐狸移一步,小男孩跟一步。很快,小男孩发现小狐狸拿着的塑料袋有个小洞,雨水一滴滴落进来,又一滴滴从小洞里漏出去。小男孩想了想,拽着小狐狸的小手,走进一家商店。
店里有暖洋洋的金黄的灯光和优雅的音乐,店员大叔在高高的柜台后面正看着报纸,看上去格外的温和。小男孩想要买给小狐狸一只玻璃瓶。但他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钱。他沮丧地走出了商店,连放在门口的伞都忘了拿。小狐狸抱着伞从后面追上来,撑开伞,想为他挡一挡雨。
忽然一阵大风刮过,把小狐狸和雨伞都刮倒在地。摔了一跤的小狐狸疼得不轻。它抬头一看,见倒着的雨伞极象一个面盆,把天上掉落的雨水都聚在了一起,反而乐坏了。它和小男孩一起在雨里高兴地蹦了起来。
另一个世界
小男孩用雨伞和小狐狸一起收集雨水。趁着等待的时候,他们一起在大树下玩起了跳房子。渐渐地,伞里的雨水集满了,小狐狸拽着小男孩,带着雨水,沿着一条堤坝,穿过街道,来到一个高大的门洞下。
在拱形门洞里,出现一个和这个城市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这个属于小狐狸的世界一片暖黄色。一排棕色的树木在阳光的映照下延伸到天际。小狐狸摇摇尾巴和门洞口的小男孩告了别,然后带着雨伞奔跑而去。只见广袤的原野上一个孤独的身影在飞快移动。在它小小的身影后面,成群的鸟儿被次第惊起,飞向天空。
小狐狸最后走进了一片花园,园里的花儿们都已经耷拉了脸庞。它小心翼翼的把伞里的水浇下去,润湿起这片干涸的土地。
第二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