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发展,大家对幼儿的发展也有了相应的重视。为了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家园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现在的家园共育中仍然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教育理论研究不够;家长观念陈旧,急功近利;社会党一些不良现象等等,导致幼儿自主性难以发展,个性不能更好的成长。当然家园合作,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与家长就孩子的发展问题进行沟通与探讨。本文简述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各种技巧。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家园结合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是目前为止极其有用并且具有很高实践意义的一种教育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大幼儿教育机构。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与家长合理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一)扩大教学范围,让教学渗透到家庭,更有利于孩子吸收知识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所以古人大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现在已经是
21世纪了,世界在以我们想不到的速度发展着。相对于束缚性的教学,人们更钟情于自由的学习。或许对于孩子来说不能算是学习,只能是一种知识的吸收,这个吸收过程可以是听的,摸的,看到的,感觉的。可以是语言,音乐,不是一种生硬的字符。那这个过从哪里来呢?老师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家长。
孩子们都是喜欢玩的,这是天性。所以他们的注意力比较难集中。小班幼儿一般注意力只能集中15分钟左右,这就注定了幼儿园教师需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和语言将知识传递给孩子。而这种知识
只是通过老师的模式传递的。在班中这么多的孩子,老师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顾及到,这时就需要家长的帮助。新学的知识孩子不明白,但是很可能老师就这个问题布置了家庭作业,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父母的帮助。可以就老师传递的知识以孩子可以认知的模式传递给孩子。这样教学的就不仅仅是老师,家长同时也在帮助教学。而且原本在幼儿园没有或者不会了解到的方面,因此家长的介入使孩子对这一方面知晓的更多,孩子对某些知识也就吸收得更多了。
传统观念认为,孩子送到了学校,就是老师的任务。老师负责孩子各个方面知识的学习,各种品德的培养,各项日常技能的运用。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遵守纪律,尊敬老师,爱护小朋友,但是一回到家里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这样不仅孩子的各项坏习惯没有得到更正,最主要的是孩子品德方面的培养。孩子可以认为在家里怎么样无所谓,各种事情都可以请父母帮忙,老师也不会看到,在幼儿园表现好就可以了。所以家园合作也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出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现代家庭大多经济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新一代的父母虽然都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却尚未行成正规正确的教育观,过度保护的教养方面已经在导致家园教育的不同步,阻碍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除了品德培养,家长也可以和老师一样教给孩各种知识。因为知识的习得不一定是在幼儿园,父母可以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幼儿园内面对一定数量的孩子,肯定是无法做到全面兼顾,这时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能父母对现代的幼儿教育内容不是很了解,但这正是需要家园合作的原因之一。而且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与孩子的相处。父母在于孩子的近距离相处中,比如可以与孩子一起吃饭,一同游戏,带孩子去公园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可以教给孩子平时在幼儿园不了解的很多事物。
(二)家园交流,积极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合理的教育方法
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是必然的,其中老师与家长的谈话就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方式。从谈话中可以更加精确的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点滴表现。老师要做的就是抓住任何可以和家长谈话的机会,例如早晚接送的时间,家长会前后的空隙等。教师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已经有思想,使家长掌握一些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要把“强化优点,改正缺点”的观念传递给家长,目的是让家长能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的孩子。而在家长与老师的交谈中,已不仅仅只是倾听,也可以说说对其教育的看法和配合情况。针对孩子在园的表现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自然的话提出这个问题,然后和老师进行讨论,寻求一个最佳最合适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既加深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也可以提高家长对教育孩子方面态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针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家长和老师就有了共同的培育孩子的方式。因为与家长是直接交流的,不管是孩子的好习惯的延伸还是坏习惯的改正,家长与老师都能获得第一的资料。
新一代的父母大多数没有受过正统的学前教育,所以某些方面的思想有偏差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这些父母想教育好孩子,但是又想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那就要积极和老师配合,进行家园合作。在家园合作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就教育孩子的问题进行很多的讨论,而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另一种情况是,很多的父母因此忙于工作,都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孩子的父母因为自身的关系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就一直跟随老人,而学校的一些活动也都由老人参加。隔代教育虽然存在很多缺点,但重要的是,老人家对孩子都非常的爱护,他们更是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长。老师在进行这方面家长的家园合作时,可以以这一方面为主题和家长进行交流,相信老人们在了解教师只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才希望孩子改正一些坏习惯时,一定会积极配合的。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家长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还是组织者、实施者。通过家园合作,家长成为了真正的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家园合作不仅提高了家长的育儿能力,促进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合作,还提高了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再加上教师与家长平等交流,为幼儿探讨出合理的方式方法。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下,激发了幼儿的情绪,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习惯,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