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2018年秋教学反思 |
汇报交流对校园分区域搜索的结果,就花了整整一堂课。虽然时间花费较多,但还是值得的。一则说明学生认真参与了,因为仔细搜索过才会有那么多可说的;二则交流的过程越充分越详细,对“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这项后续活动是有利的。因为我是将全班分四大组分别搜索四分之一校园区域,此堂课作为一个汇总阶段,所以还无法让学生回答:校园里共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在汇总交流时,还应让学生明白,虽然我们仔细搜索了,但并没有发现校园内所有的动植物,因为季节原因,因为观察疏忽的原因,由此体会到生物种类的繁多。
汇报了,交流了,就要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为学生准备了校园平面图纸,要求依据各大组的汇报情况,再结合课后各组再次搜索补充来完成一张较为详细而全面的“校园生物分布图”,并适时提出制作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图上建筑物区域太小,而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怎么办?结合学生的想法,出示城市地图、景区游览图等,向学生介绍编号的方法。这样指导过,制作出来的分布图的效果会更好些。在教学“中国稀有植物、动物的分布”时,学生对书中所列的动植物,尤其是珍稀动物的分布,有所了解,除了书中所示,教师还可以再补充部分动植物,如金丝猴,东北虎,银杏等,以增加学生对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的认识。在教学此项内容时,有一个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学过系统的地理知识,对这张空白的中国行政区域图中各省份的地理位置并不十分了解,是需要教师介绍的。所以最好准备一张较大的中国行政区域图,在介绍动植物时在图上标出,使学生对我国珍稀动植物的分布情况能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