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
净值过了1.5,如果不是停牌股比较多的话,我现在大概率已经玩不动了。我现在的交易体系和日内操作,包括借助一些外力,只能控制住大概1.2左右的资金,再多了,策略、选股和操作就有点跟不上了,在没办法短期内刺激交易体系再次进化之前,我只能让净值重新回到1,这样才可能继续冲击下一个1.5,带着1.5再跑半年,年底还能剩下多少就不一定了;
2.
交易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净值变大后,在熊市或振荡市条件下,净值背后的资金波动就会比较大,我们都是人,不是神,更不是机器,资金波动给你内心带来的“赚钱”和“亏钱”的心理影响都会被杠杆放大,这对于你的操盘来说,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在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没有能再次进化之前,让杠杆卸下来一点,也是给自己一个放松。人只有在放松的条件下才能处理好复杂多变的交易任务;
3.
交易体系的再次进化,依靠现在的模式恐怕很难了。市场博弈分析模型能控制住的资金运行体量终究是有限的。后边的事,要靠“阿尔法策略下的中长线持有资产”来解决净值变大后的“仓位锚”问题了。也就是说,这些出金的利润,我会转换成“固定收益产品
中长线持仓组合”来继续进行低风险运行。现在考虑的对象比较多,固定收益包括一些集合信托和理财的劣后级,中长线持股就更多了,H股B,高股息,银华,都在考虑范围内。订阅自媒体的业余选手们,这是个机会,因为我的仓位配置里,开始从高风险高频操作向更为平衡的风险和操作频率过渡了。我会做一些定投的试验,如果你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短线,这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投资渠道和关注姿态。
1.我选择净值归1,你不归1,那你跟我的票就要小心了。在熊市,我的习惯是,净值归1后,就按一个全新的产品来对待。我会用2成仓左右的超短线先做安全垫,用配置品种的弹性、日内的灵活操作和整体仓位的控制,在1到2个月内争取建立10%左右的盈利安全垫。在这个时期,我的操作会快到你根本跟不上,甚至看不懂,我会用很多歪着怪着,只要能把安全垫做出来,什么招我都会用。这个时候,你用1.25的净值,来跟我0.2仓位的操作,接近6倍的杠杆映射到你的净值波动上,你的心脏完全受不了。
2.在利润垫构建期间,我的整体盘面观察和操作会转入保守,很多机会,我只会提示,而不会去做。不做到10%的安全垫之前,我是不会选择升仓出击的。所以,有些板块,因为只是我看到,而我没去做,我对这些板块的判断就会产生偏差,也就是嘴炮盘和实盘的区别。你对我提示的板块和逻辑,一定要结合自己对盘面的观察和判断,反复推演几遍,符合你的预期和逻辑,你就做,不符合就当没看见,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跟踪策略。
3.我这么干,并不代表我对下半年的行情就不看好了。其实对于我们交易型选手来说,行情好不好没什么大用,5月初大盘跌成翔的时候,我照样可以吃肉,我们和其他类型选手的最大区别就是弯道超车的能力。所以,下半年行情不好,我反而会高兴一点,水落,才能石出。而且,行情越不好,我前边提到的“固定收益
中长线持股”的仓位锚定投计划执行反而越顺利。你不要以为我保守了,行情就不好了,也不要以为我激进的时候,行情就已经好了。归根结底一句话,行情和交易基本无关。
后一篇:更新仓位配置和本周五的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