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魏文琴工作室
魏文琴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85
  • 关注人气:1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戴东红公开课《学弈》材料

(2017-10-21 11:14:07)
标签:

成员作品

公开课

分类: 示范引领

《学弈》教学设计

桐城市东关小学   戴东红

 

教材分析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文文辞凝练,含义深刻,是孟子的传世之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结合译文解释重点词语。

3.教育学生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课文的意思。

2.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名句,师朗读。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你们知道这些句子都出自何处吗?(《孟子》)

学生交流对孟子的了解,教师小结,提示阅读小资料,指名朗读。

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战国中期邹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为“孔孟”。著有《孟子》,是孟子言论的汇编,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合著。《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被称为“四书”,是古代学子必读之著作。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告子》的一篇经典文章《学弈》。

1)板书课题:学弈

2)“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学生发言)

 二、学习全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个别难读的句子要反复读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师配乐范读文言文。(课件随即出示文言文与音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指导朗读文言文的技艺与方法(示范读)

朗读文言文要讲究“断句”,读时应作适当停顿,速度较慢,注意抑扬顿挫。古人读文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时还摇头晃脑,你们也试试,看看读得出滋味吗?

1)学生练读。

2)指名朗读。

4.重点指导设问名的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对于这句的回答“非然也”,要读出肯定的语气。朗读时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1)师示范朗读。

2)集体读。

3)指名个别读。

 三、自读自悟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教师明确要求,指导学法

1)任务明确。

2)推荐一名学生汇报。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受到一些启发。

3)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习效果。课件出示关键词及重点句。

1)关键词,指名回答

诲:教。  使:让。  鸿鹄:天鹅。  援:牵、拉。  俱:一起。  弗:不。

2)重点句指名学生朗读,并让他找一个小伙伴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使弈秋诲两人弈。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四、探究感悟

1.课件出示“学弈”插图,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

2.探究质疑:弈秋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发言)

3.小结并过度:“通国之善弈者也”,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金牌得主,上门求学的人肯定是络绎不绝,有两个幸运的人成了弈秋的学生,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结果是不是真的这样呢?

4.探究质疑:其中一个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呢?你能用原文的话回答吗?(专心致志)。 

5.请你们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专心致志者当时是怎么做的?(注意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学生交流)

6.探究质疑:另一个人当时是怎么做的呢?请合理想像,说说这个人的神态、动作、心理等。(三心二意

 7.探究质疑:二人师出同门,其结局完全不同,原因是什么?作者首先排除了什么因素?你从哪句话得知?从这两个人的学习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学习的好坏,不是全在智力高低,就算有好的老师教,也未必就能学好,关键是看自己是否认真 向老师学习。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师板书)

9.如果我是弈秋,我要针对这种情况赶快召开一个“学弈”经验总结会,我要让我的学生都学有所成,想想在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1)学生交流。

2)课件出示名言警句。

专心致志乃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天才出于勤奋,态度决定一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学生齐读。

五、总结全文

1.学生发言。

2.同学们,短短的70个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至今还影响着人们,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而且可以懂得许多道理,热爱文言文吧,作为一个中国人。

 作业设计

1.通过这个“学弈经验总结会”,这个“三心二意者”已经悔改了,两个人都专心致志地学弈,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可就不大一样了,按这个设想,为本文写一个续想。

2.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本剧《学弈》

附:板书设计

    

专心致志者    学有所成    条件相同

三心二意者    学无所成    态度不同

启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反思:

《学弈》这则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其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所以我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小学生接触到的文言文还比较少,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
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朗读课文。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尤其是范读、领读是不可少的。
、理解课文。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所以在这个环节我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行解决文意,为了减轻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压力与恐惧,接着安排同桌合作学习,交流意见,其后,在集体交流汇报中,允许学生只说出对一句话的理解,降低了要求与难度,同时也给更多的学生参与表现的机会课堂效果比较理想。
、领悟道理。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评价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根据两人不同的学习态度带来的不同的学习效果,学生很容易就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附:开课通知、座谈记录

戴东红公开课《学弈》材料

戴东红公开课《学弈》材料

戴东红公开课《学弈》材料

戴东红公开课《学弈》材料

戴东红公开课《学弈》材料

戴东红公开课《学弈》材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