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姚金才)

(2017-03-15 13:46:40)
标签:

读书笔记

分类: 学习情况

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桐城市吕亭镇板桥小学  姚金才

 

今天下午有一节空闲,随手找了本教育杂志——《教育文汇》看看。结果就被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写的题为《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演讲稿所震撼。这篇演讲稿是他本人于2014年12月14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首届(2015)年会上发表的,对教育问题有深刻认识。

 在发言中,他回顾了自己很多和教育相关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在芝加哥办了一所“没有围墙的高中”,这所学校维持了34年。“没有围墙的学校”这个概念非常成功,后来有很多人效仿。“没有围墙的学校”预示开放性教学,让家长甚至社会人士可以感受学校教育氛围,从而更好的理解学校,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活动。反观我们现在的校园,坚持锁门制。一把铁锁不仅仅锁住了家长的步伐,更重要的是锁住了家校联系的桥梁。但为了校园安全,又必须这样做,这也许就是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无奈之举吧。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注重战略思维的人。在过去的两年里,们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全球背景下的战略研究。们发现,现在世界经济、地缘政治正在发生变革,这些变革逐渐改变了世界形态。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由以西方中心的世界,变为多中心、多元化的世界。西方能成为世界的中心,绝对不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力量,而是因为他们头脑和智慧的力量。事实上,过去的200年里,很多技术发明、创新和变革都是由西方发明并且走向全世界的。其中教育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但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也会改变世界的面貌。

  传统的教育方式永远会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到了非常重要的科技和创新边界的时候,仅仅有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够了。因此,作者提出需要进行教育改革,由单一的判断标准、单一的价值取向转变为多元化的标准教育体系。让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孩子的孩子不仅学习传统的陈旧的教育方式,更要让孩子们的心灵中有创新意识。如果我们培养一种鼓励孩子们创新和勇敢尝试的社会风气,就会创造出新东西出来。因为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可以产生更多的天才和优秀人才出来。读到这里,我想起我们安庆市作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安庆市以建立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为突破口,引导学校、家长、社会从单纯看成绩和升学率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成长。围绕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对学生尝试全新的“绿色评价”,真正让学生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别具一格培养人才。

  西方有一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文章指出如果我们还是把篮子装满,那只能是渐进型的改革;如果我们想点燃一盏灯的话,就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好的经济体之一,被称为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但是如果想继续保持和延续领先地位的话,中国必须作出转变,创造出一个可以培养出创造性思维的新环境。新转变会创造一个重大需求,就是对教育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需求重塑了教育,而不是教育行业本身的重塑影响了经济。

  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在线教育。教育的目的和快乐有关。大家知道,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熟练地掌握心技术,比如熟练地使用苹果手机,这对成年人来说反而不大容易掌握的技巧。这是一个非常符合逻辑的推论,科技的变革一定会导致教育的变革。从科技技术的角度讲,大规模开放型在线教育,肯定会被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个人定制的在线公开课程所取代。现在个人定制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展现了。

  教育的本质不是单纯的灌输,而是让人发现人性的本质。现在有一个危险的倾向,就是经济的压力会使教育的水准和人类道德的标准下降。教育的本质绝对不是把大脑灌输满,而是鼓励和激发他们的灵魂和心智。

   我想,我也要这样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