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读后感一(朱际红)

(2017-02-03 13:43:50)
分类: 学习情况

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读后感一 

 桐城市东关小学  朱际红

假期中,我有幸拜读了赵希斌博士的《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受益匪浅。

本书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与技能: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驱动;良好的个人素质:为人师表的前提;深厚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行为的基础;高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的归宿。

  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采取“说理”的方式,而是运用大量的生动案例,结合教师实际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分析他们提高素质的意义和途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乃至从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角度说明了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与技能,读起来轻松有趣。

赵博士在本部分的序言中专门提到“态度决定一切。改变教学行为之前,先改变我们的观念吧。这关乎教学的灵魂和信念,这会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有了目标和归宿,让我们在遇到压力和困难的时候能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先具备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与职业态度;如果这一基础和前提有所缺失或偏差,优秀的教育教学行为根本无从谈起。

在第一个专题中,他结合许多具体而生动的例子谈了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与职业态度之一——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他指出,这是人们对教师“爱学生”要求的保底要求,是教师教育价值观首要和基本的成分;这一要求教师们必须做到,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要求教师自律和不断付出努力的过程。他指出,教师要以“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解决矛盾、帮助学生,而不是以破坏性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只有怀着对学生的期望,依据合理明确的规则,秉持尊重学生的态度,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给学生做出文明行为的示范,学生才会心服口服,而其结果才往往会是积极的。

而在第二个专题“关心学生的人生和命运而不只是分数”中他指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确实很重要,但学习不只是对考试科目的学习,也不只是用来应对考试的,学生通过学习要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如何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从关怀学生未来人生和命运的立场出发,也许能获得答案,这将会引导和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给我们指明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具备的正确的目的和趋向及我们对学生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在此基础上,他同时指出,关怀学生的人生和命运,教师必须追问并尝试回答教育的根本问题——通过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生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要学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思考,特别要注意几个对学生很重要的方面,总结一下即:教育是为了使得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教育是为了使得学生保持积极、快乐的情绪,教育是为学生投身兴趣、能力、特长相结合的职业做准备,教育是为了使得学生拥有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其实,教育对我们本身的作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第三个专题“珍视学生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独特性”中,他指出:多样化的个体之间的合作、竞争、互补、激荡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社会需要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这样的社会才会富有活力、多姿多彩,才能健康发展。所以,我们的学生理应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个体差异。

他同时指出:每个学生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的不同,其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学生的发展方向存在差异、学生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学生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学生的发展道路存在差异。教师只有关注、理解并尊重学生在这四个方面的差异,不仅要“补短”,更要注意“扬长”,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反思自己,在教育价值观与职业态度上并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所以有时越是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越是会南辕北辙、越走越远。而在“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方面我又往往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对所谓的“学困生”及其家长打心底里充斥着一种怨和恨,所以肃然脸上堆笑,但面对这些学生的违纪行为、成长较慢或家长置之不管的现象好使用“冷暴力”。仔细想想,这往往伤害了这些同学和家长的自尊,而效果恰恰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如今,在分数的指挥棒下,我往往考虑的不是如何让学生个性发展、百花齐放,而是怎样让学生尽早成为应试教育背景下“精美”的“标准件”。所以,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上我往往是对学情分析和照顾得不够,对学生统一要求,以至于基础弱一些的同学往往是跟不上步伐,进而灰心丧气、自暴自弃;而基础好一些的学生则觉得挑战性不强,学习索然无味、马虎倦怠。而所有的这一切终将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今后,我要端正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做到对学生和家长一视同仁,从内心里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表里如一;关心学生的人生和命运,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背景的统一要求下,输入分析学情,扎实开展分层教学、布置阶梯作业、耐心培优辅潜,使得学生和自我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不断进步和快乐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